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12章

夫派出的政工人员们安抚好了军属们的情绪,才把情况稳定下来。

一些白军散兵的突击队已经进入到了要塞西区范围之内,在这里担任防御任务的仅仅是由边防侦察群和巡逻队展开的稀疏散兵线。

边防军竭尽全力进行抗击,他们从树丛里,从要塞西区楼房的顶部,向敌人不断扫射,直到弹药消耗殆尽。部分边防军战士隐蔽在永久火力点、要塞的的暗炮台和房屋的废墟中,誓死也不肯后退一步,但兵力太少,无法阻止白匪军的人海猛攻。

敌军炮击的浪潮也在以巨大的破坏力缓缓卷过要塞西区,为步兵进攻扫清道路,炮弹还击中了要塞西区的边防军医院大楼,这里住着秋明边防军的部分医务人员和家属,第一批炮弹落下后,医院大楼和居民房舍便坍塌起火了,患者冲出病房,惊慌失措地满院子奔跑。

头部被弹片击伤的政治副院长、营政委鲍加捷耶夫耶努力组织抵抗,他拉起了医生、护士和卫生员的队伍到处救火,还俘虏了好几名渗透到医院大楼里面的白匪军破坏分子。

医院大楼也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在白匪军的炮击之下屹立不倒,很快这里也被边防军当成了重要的防御阵地制高点,苏军在里面面安设了无线电台,还在朝向四面的窗口架起了机枪。

医院大楼对面的边防团工人俱乐部也是如此,同样架设起机关枪,成了一个重要的火力支撑点。在边防团工人俱乐部附近,还有一座接近半倾的老旧建筑物,外面有一道钢筋水泥围墙,过去,这里是沙俄时代的东正教教堂,革命以后就被废弃,现在也成为了临时的防御据点。

老教堂南面的围墙沿营房走向延伸,与营房之间仿佛构成了一条宽阔的街道。那些白军渗透进来的步兵就沿着这条街道一窝蜂似地推进,一面狂呼乱叫,频频向垒塞营房的窗口射击。

营房里面没有人还击,似乎在炮兵火力和空袭杀伤的压制下,苏军步兵军已丧失了抗击进攻之敌的能力,要塞西区部不经战斗即将陷落。透过越来越明亮的曙光,透过硝烟尘雾,可以看到前面不远的地方,在西区的最东端,环形营房大楼的那道豁口上一座高高的望塔已经在望。

突然,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可怕的打击以雷霆万钧之势落到了敌人头上。营房大楼里传出了一种喑哑的、曳长的吼声,通向大院的许多门扇猛然被拉开,手持武器的苏军战士高喊着震耳欲聋、充满振奋感的“乌拉”之声,怒潮般地扑向白匪军进攻支队的中心,展开了肉搏战。

好几辆寻淮洲所部红军第一坦克旅带来的三四式“军马”中型坦克,也在营房道路的夹缝中开了出来,开始朝着白匪军的步兵进攻支队猛烈开火,然后就是一队骑兵冲向营房中间最宽阔的那条大道,苏军官兵骑在马背上用削短了枪管的卡宾枪迅速还击,敌人在几分钟之内便被打得落花流水。

端着刺刀的战士们像一把尖刀把白匪军步兵进攻支队的队形拦腰截成两段,还没有来得及走近营房门口的白匪军步兵手慌忙调转身来,朝俱乐部大楼方向狼狈溃逃,还有不少人在慌不择路,竟然朝着要塞西区东部逃命,一头直接扎进了中国红军第一半摩托化骑兵军设置的机枪阵地里面。

这些刚从中国东北远道而来的革命官兵们,也是第一回和白俄匪军交手,机关枪、半履带车上的小口径火炮一齐开火,马上就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苏军步兵群向敌人发起进攻的战士高喊着庄严的“乌拉”跟踪追击,用刺刀痛歼逃敌。

还有一些战土也高喊着乌拉,跟在他们身后向前猛冲。他们有的挥舞马刀,有的干脆就拿一把不带刺刀的步枪跟白匪军近战肉搏,战斗异常激烈,这些骑兵师出身的红军官兵们只用白刃冲击就把士气其实并不高的白匪军纷纷压迫至营房围墙下方,予以全歼。

白军士兵里有不少人就这样被抓了俘虏,他们好像都没搞清楚自己是在哪里,也没弄明白自己拿着到底在做什么、在和什么人战斗。

后来洛达 丹达尔亲自审问了一批俘虏,才知道其中不少人居然都是白俄的政治犯和劳改犯,就在几个月前他们还在喀山等地的劳改农场里做苦役,突然间就被发了一支步枪,然后就被拉进军营里接受简单的初级步兵训练,再来就是被军官们带到国境线边上,被要求进攻秋明要塞了。

有的政治犯拥有比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还能弄明白是发生了些什么,另一些小偷小盗的普通罪犯,就完全不知情,直到他们被红军俘虏起来的时候,还搞不清楚自己不是在和土匪打仗,而是在

和停火线另一端的苏维埃红军打仗。

“萨文科夫是在用蒙骗的手段,把几十万俄罗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