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再次见证了三大队、四大队的精诚合作。
林淮唐在广州城看到过林觉民的牺牲,今天他又看到了更多遮掩同志身体而代为死去的革命者。
原来革命党人,原来同盟会成员,原来后世那腐烂透顶的国民党也有过这样热血澎湃的前身吗?
林淮唐死死握紧倭刀的刀柄,他在忍耐,忍耐自己一个人冲上去结束战斗的欲望。
忍耐的同时,林淮唐也在承受着害死无数人的煎熬与折磨。
以林淮唐可怕的武力,百人以下规模的清军,只要没有装备机枪,他一个人就能放倒全部的敌人。
但今天林淮唐没有亲自上阵,而是由先锋队的战士们自己来解决这场小规模的战斗。
即便战斗过程一切顺利,也必然有人死伤——本来只要林淮唐亲自出手,这些人是不必死去的,所以他们的死亡只能算在林淮唐的头上。
“革命必有死者,革命必有生者……不经历战斗,不靠革命党人自己一步步锤炼出来,炎黄之裔、神明之胄,也没发屹立于万国民族之林。”
林淮唐尽量以淡漠的语气说道:“二大队上去清扫战场,我们赢了。”
战斗结束了。
三大队和四大队的密集冲锋取得奇效,守在围墙边上的清军士兵,除了康大眼等极少数几个人负隅顽抗以外,绝大多数人都在“人浪”拍打过来的时候被吓散了。
先锋队的伤亡很少,总共三个人牺牲,十九个人受伤——绝大部分伤亡都是出在“三三制”疏散冲锋的阶段。
清军防营多数人逃离了战场,观音阁镇里只留下了两具清军尸体,包括康大眼在内的俘虏四名,剩下的人都在正式接战以前溃逃。
林淮唐也开始明白,战争的战法和组织方式,受制于士兵的素质、技术武器的等级和战场的具体形势。
对于士气极度涣散的清军巡防营来说,直接用大无畏的“人浪”冲锋,依靠气势压垮清军,致使其自行溃散,远比使用不成熟的“三三制”战术进行渗透突击要有效。
毕竟对先锋队这样同样缺乏足够军事训练的队伍来说,依靠一腔血勇的“人浪”,是要比疏散突击的“三三制”,更容易组织起来。
当然,真正合格的“人浪”战术,也就是依靠局部优势兵力和技术兵器,对敌人进行波次冲锋,包围其战略要地、打通部队间的界限。
这种合格的“人浪”战术,每个突击波次之前的火力准备和波次之间的协同调度,对军队人力和火力的配置部署整体要求都相当高。
先锋队现在打出来的“人浪”,也只能用来吓唬吓唬巡防营这样烂透了的部队而已。
面对北洋军,就可能沦为阳夏保卫战中的鄂军,成为送死的靶子。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jinchenghb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