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一章 客家围屋

州一带如火如荼的革命风潮关系不大,当地防营无论如何想不到会有神兵天降,突入南口镇。

南口镇的主体是三座用石灰土混合建造的客家围屋,和林淮唐熟知的福建土楼形状不同,它不是圆形的,而是方形的,颇有一些魏晋南北朝时坞堡的影子。

客家围屋的四周,另有一道墙环绕,所幸只是木头架成,不仅挡不住大炮的攻势,而且只要人力使劲儿,都足够将其推倒。

主要的三座围楼,通常是根据聚居的宗族姓氏来命名,最大的叫曹屋,其次的叫赖屋,最小的一座叫蔡屋。

“客家人的生存环境总比土著艰难,一旦爆发大规模的土客械斗,甚至可能面临屠杀风险。所以虽然已到近世,但这三座围屋,还很有古时候坞堡的味道。”

林淮唐对客家人整体上的困难处境,是抱有同情心的,但他的同情心不会对先锋队的军事行动有任何影响。

“开炮吧!”

喻培伦一声令下,二大队剩下的那六门洋铁炮骤然开火,长长的橘色火舌蹿出半米长的距离,硝烟弥漫、飞铅熔铁,雷霆般炸裂的火力敲响了南口镇战斗的序幕。

三大队、四大队同时出击,经过检讨会上对观音阁战斗经验的总结,这次三大队、四大队没有继续采用林淮唐异想天开的“三三制”阵型,而是用纵队队列冲锋。

这是三大队中队委萧枳提出来的想法,是在此前众人一窝蜂以“人浪”突击观音阁阵地的基础上,略作调整,分各中队战士为一列列纵队,避免因为并行冲锋人数过多,发生挤压、绊倒和踩踏的事故。

清末以来,广东一带匪患横行,但大部分土匪都集中在粤西地区和惠州地区。粤东北一带的客家人聚居区虽然贫瘠落后,但也因为客家人的宗族组织相当严密,在被土家围攻的械斗中又锻炼出了丰富的军事经验,所以很少有土匪到梅县来作死。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jinchenghbgc】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