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击武术的威力。”
起义队伍还是成纵队继续冲击着敌人的阵地,草地上还拉散着浓郁的雾气和硝烟白茫茫一片。战士们的钢枪在早晨太阳的照射下,反耀出一条光泽的直线往前延伸。
队员们高声呐喊起同盟会的口号,声浪拍打若惊涛,在驱逐鞑虏的咆哮声中逼近南口镇。
人头和步枪起起伏伏,衣服、裤子、草鞋,都形成纵队直直向前滚动,直到受伤或者成为一具尸体才暂停他们的步伐。
轰隆隆的炮火放出一连串闪亮的圆球,接着急速下坠,隆隆巨响后,碎片、泥土劈头盖脸地向四面八方散落。
客家围屋是被洋铁炮炸得支离破碎,连方声洞的脸上都沾满黑灰色的烟尘,他在左脸豁口的基础上,又多了一道纵向的大伤疤,刚巧不巧交汇成一个十字。
两个大队这次没有一开始就将近百人的兵力,全部投入一线战斗。
方声洞听从了中队委萧枳的建议,采取了纵队的突击队形,而且对于具体的突击动作也有了波次的划分。
其实这本来都是军官学校上非常基础的战术常识,但无奈先锋队的队伍里,偏偏就是缺少一个足够硬牌、足够可靠的军官生。
一大队大队长陈更新的长门炮术学校履历,已经是众人中最高一等。
再其次,居然就是林淮唐和林时爽的成城学校这一野鸡军校肄业学历了……
先锋队在枪炮武器和战斗热情上,对围屋里激烈反抗的少量巡防营和二百多名乡勇壮丁,都有很大优势。
可付出不小伤亡,战斗还是没有出现突破性进展,林淮唐也深知这是因为起义队伍缺乏可靠军官的缘故。
同盟会里那么多日本陆士的毕业生,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黄花岗七十二志士里居然就没凑上一个!
林淮唐咬牙切齿,已做好了带调动一大队、二大队闲置兵力进行总攻的作战决心。
但这时候……
一件让众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打破了三座围屋面前的僵局。
先锋队左面最小的那座围屋——蔡屋,房顶上缓缓升起了一面旗帜:
一面蓝色的旗面上,被画了横纵各两道白线,形成一个“井”字图案。
“井字旗?!是克公设计的同盟会会旗井字旗!”
最左面那栋围屋突然调转枪头,屋上的壮丁都改换了方向,一时间土枪土炮的火力全向中间的曹屋、赖屋两座客家围屋倾斜过来。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jinchenghb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