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时爽回答说:“蔡绮洪已联系上了同盟会在嘉应州的主盟人渊公,他会处理好一切的。”
“那就好,咱们六万大洋,光花在抗洪救灾上一下还真花不完。”林淮唐调侃笑道,“如能联系上汕头方面,甚至联系到香港和东京,才能把这笔英日‘捐助’的革命经费变现……嘿!有两大列强伺候着,还真不怕革命不成。”
刚刚新鲜出炉的潮梅总农会会长蔡绮洪,给先锋队提供了大量帮助。他和其他革命党人不同,有一个光鲜的明面身份,也没有参加过广州起义,所以能够自由往来梅县县城等地。
林淮唐授意众人选举蔡绮洪做农会会长,就是看中这点。
“我在抗洪的暇余时间里,写成了不少鼓吹排满和革命的文章。这个也要拜托阿文,还有蔡会长,你们设法将这些文章发到同盟会总部去,最好能尽快在民报上登出来。”
广东官绅,此时正汲汲于粤汉铁路国有化之事,吵得不可开交。根本没人顾及追剿革命党的事情,更没人顾及救灾的事情,先锋队众人得以获得相当大的自由行动空间。
回到围屋后,林淮唐就把厚厚一叠文稿都交给了林时爽:“此十数日草就之文章,只能托克公等人设法登报发行了。”
林时爽接过稿纸时,就被手里沉甸甸的分量吓了一大跳。
这段时间来林淮唐忙碌成那个样子,几乎每天白天还都要下地劳动,居然还有精力写这么多文章?
他粗粗一翻,发现稿纸里内容极多、极繁杂,有的是鼓动革命的宣讲文,有的是反驳梁启超君主立宪论调的政论文章,还有的是介绍泰西革命人物的小列传。
最吸引林时爽眼球的,则是一篇国史文章。
“《南明史》?”
林淮唐揉着眉心,温言道:“不要署我的真名,要署名就署文抄公这个名字吧。南明史是大部头的文章,我还未写完,刚刚写好的大顺政权、弘光政权覆灭经过,还有清军入关后的种种暴行,对警醒我们革命党和刺激同胞觉悟,都有好处。”
林时爽打开这部《南明史》的序论部分,就发现第一页上写着:
“这本书同过去各种南明史著(自清初以来)相比较,有两个主要的特点:
一是它基本上是以大顺军余部、大西军余部、“海寇”郑成功等民众抗清斗争为主线,而不是以南明几个朱家朝廷的兴衰为中心。
二是贯串全书的脉络是强调历时二十年汉族和其他民族(如西北等地的回族、西南等地的多种少数民族)百姓反抗满洲贵族征服斗争终归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矛盾重重、勾心斗角,严重分散、抵消了抗清力量。
多尔衮、福临等满洲贵族不仅代表着一种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而且兵力和后备兵员非常有限,单凭自己的八旗兵根本不可能征服全国,汉族各派抗清势力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打倒了自己……”
林时爽越读越为之心惊,因为这部《南明史》里几乎每页都有惊人之语。
书中不但将“李闯遗丑”奉为正统,而且直斥东林党尊奉的史可法、何腾蛟等千古伟人无功无能,贬斥浙西学派一系,荣誉李定国、李来亨等群盗遗贼,又把数百年来号称天下无敌的八旗铁骑扒得明明白白,力证满洲人完全是靠汉奸军的帮助才征服了中原。
“除了这些书稿以外,阿文,不要忘记找同盟会总部要人!自从咱们办起农会以后,先锋队的两百人根本不敷使用,一定要请孙先生和克公派几个日本陆士毕业的正牌军校生来。”
林时爽闻此言,这才失笑:“咱们两个成城预备学校的肄业生,总算要见一见正牌嘛!”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jinchenghb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