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统制金融的能力完全失望,才下定决心投身革命,建立起一个具有更强金融统制力的新政府来。
黄少通向林淮唐敬以军礼后,说道:
“总队长对台伏票有多少了解吗?我在先锋队的机关报观察日报上看过总队长的文章,就是讲信用社的那一篇,如今为什么弃信用社的政策主张不用,而要收编福建民间发行的台伏票来做我们的官方纸币呢?”
林淮唐脸上也微微带着丝无奈:“事有从权,目前我们的人力财力都不足,只有采取权宜变通的方式。”
黄少通年纪非常轻,但身上确实带着一股上海银行家小开恃才傲物的气质,他直言道:
“中国甚至世界上大多数银行,只是兑换机构,不具有金融的本领,他们形式单纯,为了方便使用和安全的目的,发行所谓纸币代表相应硬币,理论上是银行中有多少硬币就发行多少纸币,不能超过,否则就是滥发。
福建的台伏票作为虚银银行券,又是私人发钞行,被抬价后依然能保持一定信用,这是福建货币流通市场上白银缺乏的结果。
总队长只要将本来属于多家钱庄所有的台伏票发行权,收归新办的兴闽银行一家,同时保证其承兑,那就没有问题。”
如果银行的信用良好,例如得到国民军的官方背书,那么它的票据就为人们接受,流通就广。相应的,流通越广、接受的人越多,这种票据的信用也越好。
就像黄少通说的那样,福建民间发行的这种台伏票可以承兑,就是说可以拿台伏票直接去钱庄换成相应的白银,所以它并非“法币”,没有强制通行的效力,是以保证兑换的承诺为信用基础,因此理论上必须拥有相当的准备金以应付兑换。
黄少通又说:“福建只有旧式的金融业,也就是厦门人所说的所谓银钱业,只有旧式的票号钱庄,没有现代化的银行。通行的货币也很杂乱,甚至广东的毫洋铜元都能占据福建的货币流通市场。
总队长欲比照外国官办银行之例,与陈嘉庚及南台钱庄合办官办银行,以此发行通货是很好的主张。
但福建市面上已流通有旧式的台伏票和清廷发行的银两票、银元票及广东发行的毫洋。以国民军的财力,短时间根本无力收回这些货币,只有采取渐进方式回收旧币。”
黄少通的这番讲解,也让对金融行业并不算多么了解的林淮唐,稍稍加深了对于现在福建货币市场的理解。
黄少通一边说着,还一边用林淮唐桌上的纸笔写写画画起来:
“信用货币必须以真实票据为依托,国民军的财政收入就是兴闽票的‘真实票据’,只要允许一切钱粮商税用兴闽票的纸币缴纳,军饷官俸也用它支付,则民间买卖物品当然会倾向于使用兴闽票交易。
统一金融市场以后,再行废两改元的举措,都可以为国民军带来不菲收入,如此名正言顺获得铸币权后,又可以为大范围推广国民军的新金融秩序扫清障碍。”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jinchenghb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