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说:
“首先,胡汉民先生和陈炯明先生并不是国民军的人质,而是国民军的客人,他们两人在汕头的生活起居都受到良好照顾,我也欢迎记者朋友去探望他们,好证实国民军的友好政策。
对于省方一再的武力挑衅并升级冲突烈度,国民军绝不会坐以待毙,我们不害怕战争,但也并不希望内战发生,只要和平尚有一线希望,国民军就绝不会放弃政治解决海珠亭事变的可能性。”
“省方对和谈的第一项要求,是要求国民军立即释放胡汉民和陈炯明,总司令会同意他们的要求吗?”
“这位记者朋友,胡汉民和陈炯明两人并没有被国民军监禁,所以也不存在释放的说法。对于和谈,我方也有我方的条件。”
“总司令先生,请问国民军的和谈条件是什么?”
终于问到正题了……
林淮唐满脸微笑,然后示意蔡绮洪取来了原定于记者会结束后发表的通电:
“记者朋友们,国民军的和谈要求都写在这份联名通电上。这是先锋队七名执委和国民军十九名高级将领的联名通电,我方的主张都写在上面,请大家传阅一下,相信必能理解淮唐对和平的追求之热烈。”
武藤纯子会说中文,但要看通电里那种满是用典的骈文,就有些难度,她只好将电报的复印件拿给北一辉看。
北一辉挑了下眉毛,念道:
“……窃念省府诸公受国民付托之重,艰难缔造完成粤省革命大业。犹复坚忍卓绝,力谋民军之编遣,地方之整理,以期树新中国万年之基,以后功成身退。此胡都督与淮唐屡言之者,淮唐以多病之躯,尚力图振奋以报过粤人者,区区之意,亦在此耳。乃事与愿违,变乱更迭,同盟会内之纠纷愈烈,军人之恐慌愈甚,挑拨离间之机会亦愈多;加以民间之疾苦日增,士兵之怨望日蓄。若再继之以兵戎,非特省府诸公爱国之心不易表现,反使国人不明诸公之真正意旨……
……继思同持革命之旗同为革命军队,而互相同搏伤亡者,皆为武装同志;同奉三民之训同为会员,而互相摧残者,皆我革命之信徒。况军心不定,武力将何所恃?同盟会已破碎,革命将何以全?为今之计,礼让为国,舍此莫由,淮唐窃愿追随胡都督,共息仔肩。自此以后,国事省政完全实行民主的决议。今者淮唐确认武力不特不易成功,且不宜用于民主政治之下,功成身退,共同下野,革命救国,本为义务。
编遣民军,组织北伐,为今当务之急。淮唐与胡都督一致下野以后,国民各军应一齐编遣为北伐精锐,将革命之武力,付与江淮战场,出粤长驱,直捣黄龙,果诸公不认为逆耳之谈,临崖勒马,正未为晚,尤不必唐之渎陈。
……”
武藤纯子悄悄咪咪地问道:“北一辉先生,通电是什么意思?”
北一辉不可思议道:“共同下野,解决纷争,编遣北伐,离开广东!林淮唐的让步大得简直吓人!难道他真的是革命之圣人?”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jinchenghb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