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不过如此。”
陈其美本来只是简单扫了一下通电,但越看却越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就陈其美的了解,林淮唐一路席卷粤东、福建,并非是那种思维简单的单纯青年。
陈其美以为,海珠亭事变发生后,胡汉民和陈炯明两个人质都在林淮唐手上,他大可有其他许多方式迫使省城妥协,怎么会自解权柄,提出下野?
宋教仁感叹:“梁启超说中国的希望在于少年,我们虽和他宗旨不同,但此言非虚,从林淮唐身上可以看出,中国之少年的人格足可以屹立世界万国文明之林,与老迈腐朽的国人大大不同了。”
陈其美说:“但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林淮唐真的会辞去国民军总司令的职务下野吗?怕不是什么障眼法。”
“都已经通电全国,还能有假?英士,我准备亲自赶赴广东,调和省潮,劝说省府放弃武力的手段。林淮唐用心至公至诚,我一定要劝说展堂答应林淮唐的全部要求。”
胡汉民成名在报《民报》,而胡汉民在《民报》担任主编时,《民报》的庶务和总编,就是宋教仁。
因此宋教仁才有自信,只要他出面,一定能够成功调和胡汉民跟林淮唐两人之间的关系。
陈其美尚有所疑虑:“闽浙谣传国民军拥兵数万虎狼之师,林淮唐真会这样大公无私地放弃一切吗?”
宋教仁对中国的青年人却是信心满满,他对林淮唐极为乐观:
“通电已出,绝不有假。林淮唐下野以后,我会以人格担保他的安全——还有,英士,林淮唐在通电里已经公开表示,只要胡汉民跟他一起下野,国民军数万精锐就将由海路来上海,参加北伐。
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英士觉得价值几何?有如此精锐,你还担心黎元洪吗?”
陈其美对林淮唐和胡汉民共同下野的事情,不甚感兴趣。但宋教仁所说的北伐军,却让他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那可是一支刚刚光复了粤东和福建的精锐之师,如果能来上海,那沪军都督府的地位一定可以超过武昌。
想到这里,陈其美也兴奋起来:“好!渔父,我一定全力帮助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别的要求也没什么了……清廷已经将精卫释放,精卫与你和胡汉民,都是至交好友,就请英士开口,让精卫协助我说服胡汉民和陈炯明吧。”
摄政王载沣在立宪派的巨大压力下,已经将此前参与刺杀自己的汪精卫特赦释放。汪精卫和胡汉民、陈其美两人关系都非常好,所以宋教仁就希望通过陈其美先说服汪精卫,再由汪精卫来劝说胡汉民下野。
“只要北伐军来上海,让我做什么都行!”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jinchenghb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