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扰的作战任务。
冯霖骑马离开阵地,陈更新眯起眼睛,望着他远去的宽阔背影:
“兆清,冯霖的政审没有通过吗?”
秦汉唐回答道:“冯霖是个北方人,又是在北洋讲武堂读书,先锋队组织部的工作人员说他这是历史不清白,为什么家道中落的赤贫农民,还能到讲武堂念书去?谁给冯霖出的学费?他只说是同乡,具体交代不清楚。”
据冯霖自己说,他是河南开封人,但负责政审的工作人员说过冯霖的口音不像开封,反而像豫西那一片的。
他就是因为过去历史交代不清楚的缘故,所以也是到现在为止,还是预备队员,没能通过审核考验成为先锋队的正式队员。
“还是要让冯霖自己交代清楚,不然组织上继续追究他,事情会很麻烦——他为什么不肯坦白?”
秦汉唐哈哈一笑:“其实同盟会里会党、刀客、绿林、袍哥,什么没有?我看冯霖那个意思,带豫西口音的河南农民,汉郎你信不信,咱们的赛马超要是跟中原趟将们没有干系,我就跟你姓。”
趟将是豫西土匪对自己的称谓,所谓“趟”指趟水过河,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混一日是一日的意思。
河南的老百姓则管豫西土匪叫“杆”,闹土匪就是“起杆”,土匪老大就是“大架杆”,二头目就是“二架杆”,历史追究起来,可能和太平天国时期兴盛的捻军有关。
秦汉唐是猜测冯霖系河南土匪出身,所以不好意思向组织部坦白他的历史。
其实这又有什么?
同盟会里多得是陕西刀客、河南趟将、四川袍哥,会党固然纪律差,劣根性太多,国民军整编会党民军时,对这帮人就有打入另册的计划。
但只要具体在作战时勇敢,服从命令,并且纪律能够严格起来,先锋队对绿林好汉们是不带歧视性目光的。
陈更新若有所思:“先锋队中北方人少,兆清,那还要拜托你这位赛孟尝,多多照顾一下你的河南邻居。”
秦汉唐闻言失笑,赛孟尝在评书里是秦琼的绰号,倒是和冯霖自号赛马超相得益彰,而且秦琼还确实是山东人。
雨花台前的战斗还很激烈,流弹不住地乱飞,江防军让第一混成旅一波波袭扰打得很难受,他们见炮声变弱,终于按捺不住,又冲下三个营头进行反攻。
这正中陈更新的下怀,他和参谋长秦汉唐,还有一旅的旅指导一起围到地形图前,立刻又布置了四挺机枪加强防御火力。
江防军的火炮、机枪装备其实也不差,甚至可以说是很好。江宁将军铁良麾下那些旗兵就不用说了,军械装备堪比北洋六镇,而张勋手底下的江防营原来装备确实差,但秣陵关起义前,两江总督张人骏扣住了第九镇新军大部分武器装备,秣陵关起义失败后,这批军械就落到张勋手里。
可见江防军的装备,其实不差。
可问题是江防军各营的营官、哨官们,不懂得机枪的结构,也不懂得具体使用什么战术发挥机枪的威力。
当向华野反攻的时候,江防军各哨之间的士兵队形只保持横向联系,间距很小,对地形的利用率为零。机枪队伍呢?不是由一个阵地向另一个阵地前进,而是和步兵一起向前推进。也就是说,机枪手跑步的时间比射击的时间要多得多。
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华野战士们很开心地抬起头来向进攻的清兵进行瞄准射击。
而且江防军的机关炮,只会摆在正面,采取纵向射击,只能射到最前排的华野突击战士,而且由于是正面纵向射击,华野战士还可以根据敌人的方位进行隐蔽、闪躲;
华野自己的机枪阵地,布置就更讲究一些。陈更新和秦汉唐是要求,除正面机枪阵地外,华野的机枪阵地布置还要形成“凹”字形,即在正面阵地的两翼向前突出布置机枪。
这样清军士兵冲到“凹”字形阵地范围内时,就会受到两翼华野隐蔽机枪的扫射——这种扫射还是侧翼的横向射击,可以直接射杀敌人冲锋队伍后排的士兵,而且因为是从清兵身体的侧面射出子弹,命中率就比从正面射击高得多。
机枪横向射击,是一种非常基础的战术。但对于江防营这样的旧军来说,这些战术上的细节差异,就比两军士兵在勇气、斗志上的差别更成鸿沟。
陈更新盘算着江防军剩下的生力军,又继续计算着一旅的伤亡和弹药基数状况,最后才满意地露出点点微笑。
雨花台的战场,不似别处那样热血激烈,但整个江宁战役之中,第一混成旅取得的敌我交换比却冠绝全军。
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