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依伊尹、霍光当初做的那样,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
果然,董卓贼心不死啊!
群臣有些想跳出来说什么,而此时的董卓露出了冷笑:“如有不从者,斩!”
我去,这么狠?
群臣沉默了。
皇帝换一个,好像...
也没啥!
陈留王就陈留王吧!
总比咱交代在这里好!
而此时,中军校尉袁绍挺身出,愤愤看向董卓,道:“当今天子继位没多久,并没有失德,也没有错处。你想要废嫡立庶,废长立幼,是要造反吗?”
董卓怒视袁绍,道:“天下之事在我!我今日就要废天子了,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你这样说,是想试试我剑利不利吗?”
同时在心中有些犹豫了。
是不是按照飞羽说的,现在就干掉袁绍?
不行不行,杀了他后果太大。
还是再考虑考虑。
若袁家人都不识抬举,那就休要怪我董卓不留情面了。
而袁绍丝毫不惧:“你剑利,我的剑就不利了吗?”
说着他拔出随身佩剑,寒光闪闪,同时左右的颜良文丑护卫过来。
吕布见了,拿着方天画戟,也护卫在董卓身边。
两个猛将?
让吕某掂量掂量。
而此时,李儒过来,劝董卓道:“事情还没定下来,不可妄杀。”
与此同时,袁隗走到袁绍边上,道:“本初,休得妄言!”
袁绍道:“可是他...”
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袁隗厉声道:“休得妄言,这是命令!”
袁绍还想说什么,袁隗阻止道:“你这是想要家法伺候?”
袁绍“哼”了一声,也不多说,直接起身离开,往着冀州方向去了。
袁隗来找董卓赔罪道:“袁绍无其父教诲,甚是失礼,袁某在此告罪了!”
小孩子不懂事,您老别放心上。
董卓对袁隗的态度还算满意,道:“你侄子无礼,我看你的面子上,姑且饶恕。而废立这件事,你怎么看?”
若你也不识相,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袁隗道:“太师做的对,袁某支持。”
董卓点点头,看向其他人:“你们呢?”
蔡邕和卢植出来道:“我觉得不可...毕竟当今天子乃先帝所传位...”
是这两个人,杀了实在后果太大,不过李儒早有准备,拿出张圣旨来,道:“这是昔日蹇硕那里找到的先帝旨意,你们看看。”
说到这里,他继续道:“某近日调查过宫里旧事,当今皇帝由道士抚养,先帝怕其与太平道有涉。且先帝更看重陈留王,欲立其为太子。而先帝驾崩的太是仓促,何进等人乱政,立当今天子为帝。”
“实是当今天子,得位不正!”
“董公要做的,是拨乱反正!”
蔡邕和卢植仔仔细细的看了圣旨,然后...沉默了。
搞定了一众大儒,董卓看向其他文武百官:“事情就这么定了。”
“敢有阻大议者,军法从事!”
其他文武百官见袁隗都带头支持了,得了,咱也跟着吧。
当下在场所有人,要不支持,要不沉默。
罢了,就这样吧!
反正左右都是先帝血脉。
谁当皇帝不是当呢?
……
次日朝会,董卓直接在大殿上拔剑,把刘辨吓了一跳。
不是吧,他杀了母后,还要杀朕?
一个激灵,他跌倒在皇位下,群臣皱起了眉头。
而董卓看向他,道:“当今天子暗弱,不足以为君。某今日在此,与众位商议,废当今天子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
说着示意李儒,宣读一群笔杆子加班写的公文。
“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刘辨听了半天,明白了。
敢情不是要杀了朕,还好,还好!
恩,是要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