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志趣相投

的《摘金奇缘。

宁卫民灵机一动下,也有了一个绝妙的想法。

那就是他希望圣罗兰公司仿效当年拍摄《白日美人这部电影时,去支持凯瑟琳·德芙纳的模式,也为他们的这部电影提供电影几位重要角色戏装。

其实原本,宁卫民最早的想法,是打算让皮尔卡顿公司包揽这项业务的。

他甚至想让大师亲自整几套服装设计。

毕竟肥水不留外人田嘛。

但是后来他又考虑到,这部电影面对的是整个亚洲,也许还得去欧洲放映。

把皮尔卡顿捧上天的大陆内地不是主要票房市场。

所以光靠皮尔卡顿这样定位在大众成衣的品牌,弄不好会让这部电影里的富豪家庭变成笑话。

后来他就没敢提这茬。

但现在好了,今天认识了伊夫圣罗兰和皮埃尔,而且还相谈甚欢,成功建立了合作的关系。

宁卫民一下子就想到,以圣罗兰这个品牌的高格调,包揽富豪家庭的着装当然逼格满满,完全够份。

如此,既可以帮助圣罗兰扩展业务,提高海外的知名度,也可以降低影片的拍摄成本,甚至额外为庆子争取一笔广告赞助费来,那何乐而不为呢?

不用说,像这样能够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关联交易自然是受欢迎的。

于是不但皮埃尔和圣罗兰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很快就点头同意了。

甚至凯瑟琳·德纳芙为了还宁卫民的人情,还主动提出,如果需要,自己愿意为影片免费客串个角色。

宁卫民和松本庆子自然是喜出望外,满口答应。

只是他们当然干不出白使唤人的事儿来,钱还是要给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这下子无论是阿兰德龙还是凯瑟琳·德纳芙,都会在这部电影里露面了。

这无疑也()

让这部电影的影响力再度攀升一个台阶,注定会成为群星荟萃的一部电影,光噱头就够吸引无数人买票进电影院了。

不能不说,又是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意外收获。

但这就是他们双方所有友情结晶的全部了嘛?

不,当然不是。

最大的惊喜还是宁卫民和伊夫圣罗兰初次相识就一见如故,居然在闲谈中,找到了他们共同的爱好和兴趣。

敢情伊夫圣罗兰除了是设计大家之外,贵族出身和富二代的bu加成,还让他成了一位有“巴黎之王”之称的收藏大家。

别看他一生被巨大的设计压力所累,去过的地方并不多,但华夏和日本,恰恰是他唯二去过的地方。

早在六十年代,圣罗兰就到访日本京都,并对日本的禅院深深着迷。

虽然那一次尚未到访华夏,但见叶知秋,圣罗兰尤其对华夏文化更是非常感兴趣。

常常在想象中到访华夏的圣罗兰,在此后便开始收藏华夏瓷器等古物,用于装点自己在巴黎巴比伦大道的住宅。

善于从艺术品中寻找灵感的他,甚至未抵达华夏前,就于1977年推出以华夏为灵感的系列服饰,将他所理解的华夏风格融入设计之中。

从丝绸面料到对襟、立领、盘扣、刺绣等华夏元素,到红、金、紫、翠绿等高饱和的配色,再到华夏传统服饰和瓷器的纹样使用。

无不彰显着他对华夏文化的痴迷,也显示出圣罗兰在收藏华夏器物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东方美学意识和文化鉴赏力。

1985年,时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metropolitanmu时装部负责人黛安娜·弗里兰dianavreeland,也曾长期任职harper&“sbazaar为圣罗兰举办个人展览,这也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首次为在世的设计师办展。

随后,展览巡展至京城的华夏美术馆,也促成了伊夫圣罗兰首次赴华之旅。

实际上,就在宁卫民刚刚到达日本不久,圣罗兰也到访了京城,来到了***,欣赏了华夏的国粹——京剧,并与华夏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有过亲切交流。

而通过这次的在华之旅,圣罗兰不但以他的方式回馈了他梦中的华夏,像皮尔卡顿一样持续影响和启发了共和国新一代的时装设计师,他更是彻底沦为了华夏传统美学的粉丝。

就在宁卫民在日本淘宝的时候,圣罗兰也抄了宁卫民的老挝,他在华夏买了大批的古物和工艺品,甚至包括天坛公园买到的料器和绢人,回到法国之后他的收藏兴趣一直都没从东方的古物上转移,至今为之,他已经有了不少个人很得意的藏品

不想错过《国潮1980》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