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4章 刮“台风”不用说,突然刮起的“台风”,对宁卫民在磁带方面的收益,影响也是颇大的。他还真得承认这张嫱溜的绝对是时候,临走时候给他录了一盘《潇洒地走》,就拿着钱潇洒的走了。结果这盘专辑因为按照五百盘的数量发行的,被“台风”一刮,销量受阻,已没有早年的风光。这就导致宁卫民头一次看到自己歌手的磁带出现了积压货,预计起码得有上百万盘磁带卖不出去。电影《李香兰》的音乐原声带同样受到了影响,以四百万盘数量发行的磁带,原本有望全部售罄的,可最后有三十万是怎么都卖不出去了。虽然说宁卫民肯定还是挣钱,可这对一直在娱乐业上顺风顺水,尤其是音乐专辑发一张火一张,从来都得增加发行量的他而言,无疑算是个小小的挫折。与音乐磁带的遭遇相仿,出自雾制片厂的庞大明星阵容的日剧《黑皮革记事本》,虽然好不容易才拿到上映许可。但因为题材敏感的问题,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是在大陆内地是先在京城地方台试播的。然后再让有关部门对效果进行再审评定,真等到国家电视台面向全国播出的时候,恰恰赶上了《昨夜星辰》的热播。从文化融洽度上来讲,一个银座妈妈桑靠勒索有钱人上位的故事,显然没有一个贫苦家庭两代人的情感冲突,更能打动内地老百姓的心。何况《黑皮革记事本》里的大多数明星,内地观众并不熟悉。再加上这部日剧最终只拍摄了十一集,基本上是一小时一集,整体长度对现在的内地观众来说,已经有点不解渴了。而且为符合大陆的播放习惯,国家电视台还把将近一小时一集的时间剪辑成了十八集,这就导致每集的结尾往往踩不到“点儿”上,不再是剧情反转的扣子处。所以虽然《黑皮革记事本》的收视率还不错,收看的观众超过日本观众全国人口。也给松本庆子在内地又圈了不少粉,但是根本没达到宁卫民的个人预期。实际上,这部剧的收视率还在当年山口百惠创造的收视率之下,更没法和万民空巷的《昨夜星辰》相比。这直接导致宁卫民的广告公司相关业务的收益也同样低于预期。不过好就好在宁卫民不是还拥有邓丽君这个亚洲歌后嘛。从因果的角度来说,宁卫民推动促成邓丽君参加1988年春晚这件事,他也算直接推动到了两岸关系的进展,当然他也就能享受到这次“台风”的好处。雾制片厂的《摘金奇缘》是这一年大陆内地目前最卖座的电影,在目前电影院观众急速流失的市场环境下,重新达到了上映两周场场爆满,引来黄牛无数的盛况。而《摘金奇缘》的电影原声带,从本质上说则是邓丽君在大陆内地所发行的第一盘个人专辑,于是尽管电影方面的收益,宁卫民是一点捞不着,但音乐专辑还是卖疯了。不知道是不是当代人都存了“欠邓丽君一盘磁带钱”的想法,反正宁卫民所定下的八百万盘磁带首批发行量是完全不够卖的。增发又加了四百万,眼下还不知道够不够呢。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张音乐专辑已经注定要刷新大陆内地磁带发行的最高记录了。而且由于这部电影的主题歌《川流不息》原本就是日本演歌派的传世之作。这首歌曲风大气,借景抒情,表达的是歌手崎岖的人生经历所带来的感悟。与那首来自宝岛的《掌声响起来》其实在音乐表达上颇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同样也引起了内地众多民族歌手的兴趣。一时间许多人都开始翻唱这首歌,大有谁不唱这首歌,就有点落伍的意思。所以,算是堤内损失堤外补。宁卫民也算是用魔法抗衡魔法,他利用同样是来自宝岛的亚洲歌后抗衡了“台风”的对大陆内地音乐市场的降维式的侵袭。但这也只是暂时的,宁卫民很清楚,内地娱乐业翻天覆地大变革的时代即将到来。未来是原创音乐的时代,也是港台歌手的时代,内地搞流行音乐的人们日子可不怎么好过。信息、经验、技术、演出水平,都要领先于内地市场的外人,将会主导内地音乐市场长达二十年之久。而且还不仅限于音乐,影视剧行业,恐怕更是属于这种情况的重灾区。像这一年,大陆内地真正获得观众高度认可的电视剧,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两部之外,只有一部陈道明和朱旭主演的《末代皇帝》。或许是因为想借电影《末代皇帝》的热度,也或者不满意大利导演的作品太过偏离历史。国家电视剧制作中心在同名电影拍摄完成后,立马组成人手拍出了这一部忠于历史原貌的传记片。至于电影方面,由于宁卫民借助日本市场反哺回大陆内地的经费还没有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