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绵不绝的轰鸣声当中,蒸汽列车咆哮着向远方的目标奔驰而去。·x!j?w/x`s.w!./c\o.m`
这架钢铁巨兽,正在铁轨两边的观众们的目送之下,完成一次划时代的壮举。
刚刚还激情演说过的艾格隆,还沉浸在兴奋当中,不住地站在车窗边,对窗外的民众们挥手致意。
在这个年代,“公路”的概念其实已经在欧洲各国流行,专门的运货或者载客马车,也会奔驰在各个城市之间,提供私人交通服务。
以21世纪的标准来说,现在的列车速度并没有多快,只有30公里每小时左右,甚至还不如那些专业的竞速马车。
但是它载重量大,不眠不休,也不用中途停下来补充草料,舒适性也完全超过了马车。可以说,它才刚刚问世,就已经让各个城市之间的载客马车退出历史舞台。
当然,在城郊和乡间,马车还会继续拥有立足之地,直到在内燃机革命被汽车彻底打败之后,才会真正地从民间消失。
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刻都已经徐徐拉开了大幕,只是当时的人们却很难感受到而已,他们只会发现生活中悄然之间这里有些变化,那里有些不同,直到多年后的某天,他们蓦然回首,才会察觉到自己从小熟悉的世界已经面目全非。
而艾格隆,就是将世界变得“面目全非”的主要推手之一了。
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当然,在改造世界之余,他更喜欢满足自己的一切私欲和享乐,不然岂不是浪费了自己的幸运吗?
而他的妻子特蕾莎,此时也默默地站在他身边,和丈夫一起向民众致意,摆足了皇后的架势。
眼尖的人可以看到,皇后陛下的腹部已经有了明显的隆起。
没错,自从和丈夫达成了协议之后,特蕾莎就想要再生下一个孩子,两个人之前去皇家猎场度假期间,也是每天都恩爱缠绵,没过多久,就确认了皇后再次怀孕。
眼下,特蕾莎已经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在外观上就已经能够看出明显的痕迹,只不过暂时还不会影响到行动而已。
艾格妮丝品尝过生育之苦之后,主动要求艾格隆暂时不要再让自己怀孕,但身为皇后的特蕾莎,却把“尽量帮助皇室开枝散叶”,当成了自己命定的义务,虽然跟丈夫几次吵架怄气,但是生育工作却丝毫都不马虎,才结婚5年,就已经怀上第三个孩子了。
对于妻子如此“高产”,艾格隆自己都有点暗自咋舌,心道她果然不愧是那位特蕾莎女王的后裔。¨7~8*x,s\w?.+c,o*m,
当然,对他来说这也是大好事,毕竟他越是开枝散叶,皇室就越是巩固。
虽然皇室子孙在他百年之后,肯定也会为了权力而明争暗斗,他也不指望自己子孙永远勠力同心,但是至少——人多力量大,这个朴素的真理总是没错的。
另外也要指出,其实“生得多”也绝不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专利,实际上在古代和近代的欧洲,从来都不缺乏“高产”的王后或者女王,只不过因为婴幼儿成活率太低、以及各种疾病导致早夭的缘故,各国王室都会经常面对绝嗣的风险。
比如圣女贞德保卫的那位查理七世国王,他原本是查理六世的幼子,他的母亲伊萨博王后前后生了十几个孩子,结果排在查理七世之前的儿子全部早夭,最终才让查理七世继承王位;
而隔海相望的英国还有个更离谱的案例:把路易十四打得灰头土脸的安妮女王,前后生育了17个孩子,结果只有一个孩子勉强活到了10岁最终还是夭折了,她最后被迫把王位传给了汉诺威王室,开创了英国的汉诺威王朝。
在那个人们还没有摆脱愚昧和迷信的年代,“婴幼儿死亡率超过一半”是一个被人们当成天经地义接受的事实,哪怕王侯将相也只能祈祷上帝保佑自家孩子能够顺利长大。
也只有进入18世纪之后,因为医学的发展,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大进步,居高不下的婴幼儿死亡率才终于降低到了现代人可以接受的程度。
不过,这时候,各国王室又会逐渐面对“王室成员数量膨胀,难以保障待遇”的新问题,以至于许多出身旁系的王子公主终身不婚,这又是后话了。
总之,现在的艾格隆,幸运地处在一个好时候,既不用担心自己孩子一个个早夭活不长,又不用担心子孙太多养不起,他只需要和妻子好好“履行义务”,将波拿巴家族开枝散叶就算是完成任务了,后来的问题让后人自己担忧去吧。
因为这场盛事,艾格隆心情大好,拉着特蕾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