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李世民所说的那样,自己其实在各方面都还挺擅长的。
不吹不黑,也不是什么厚脸皮,还真就是在说实话。
毕竟对历史了如指掌,历史中所发生的大大小小事件,都是做过细致研究的。
包含了一些什么样的道理,一些什么样的策略,乃至政治手段,这些都有所涉猎。
即便是六部当中,自己原本最不擅长,最为生疏的工部。
都因为系统的出现,给自己点亮了全系轻工业的精通,从而让自己即便是去工部这个衙门,也照样能够如鱼得水。
所以说不论去哪,好像都没什么差别。
而且至关重要的一点,唐朝科举考试通过之后,其实给予的官职品级都不会太高。
尽管李世民说了,这是大唐首开科举考试,没有先例拿来借鉴,前朝和本朝的制度也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再怎么没有先例,也有一个最基本的谱摆在大家心中,也就是基本纲。
此时此刻,在王家府宅当中的人,连上李世民这个当皇帝的,君臣不过七个人而已。
虽说已经是整个大唐最高权力的几个人,但相对于人数众多的朝廷官员体系来说,是不可能做到完全把控人心的。
所以老李即便要给自己颁授官职,也别想着一步登天,给个什么四品五品的朝官。
九品官才是最正常的情况。
这么算下来的话,九品官有什么可以挑选的余地呢,挑来挑去还不就那样。
要说让自己选择三品官的职位,那说不定还要选个热门的衙门,去一个油水十足,权力巨大的地方。
九品官就算了吧,到哪都是负责做事的。
所以想到这,王辰还是无所谓的摇了摇头。
“好像也没什么差别,说不上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要不老李你看着给我安排安排?”
“事儿别太多就行,其他倒是没什么所谓。”
李世民立马眯着眼睛,嘴角露出笑容,然后轻轻的点了点头。
刚准备把自己心里原本定好的计划给说出来,让大家伙一起参详参详,边上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就突然传了出来。
“王兄弟,要不你还是来我吏部吧,你可记得当初我是跟你提到过的。”
“咱们吏部那是一个福利好,待遇好,而且事儿还不多。”
“可以说是又轻松,拿的俸禄又高,碰到年节假日福利还特别好的高待遇部门,一般人想进来都没门路。”
“你王兄弟要是愿意来的话,只管开个口,我作为吏部尚书给你开个方便之门,到时候让老李从旁边通融通融,这样岂不妙哉?”
甭说,这个时候站出来为吏部撑场面,招揽王辰的,绝逼只有身为吏部尚书的长孙无忌一个人了。
这家伙最开始就玩过这个把戏,瞒着李世民等人,独自一人溜到酒馆里来。
然后各种从旁侧边敲击,想要让王辰心里埋下将来,科举过后进入吏部的念头。
只不过最后因为王辰指出了吏部的各个方面弊端,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让长孙无忌临时把重心转移到了改革上面,才放下了这个念头。
现在到了真正科举考试过后,需要面临选择的时候了,长孙无忌干脆旧事重提。
方才那一段话说完之后,这位国舅爷砸吧砸吧嘴吧,觉得还不尽兴。
干脆脖子伸长,然后脑袋稍微往王辰这边探了探。
眼睛眉毛各种做出怪相,一副悄咪咪的模样说道。
“而且王兄弟,你也应该知道,咱们吏部那是什么衙门啊,这可是管理约束全天下各级官员的地方。”
“只要是四品以下不得上朝的官员,都归咱们吏部统一考核调度,你要愿意来吏部的话,可就能够体验一把管理天下官员官帽子的机会了。”
“这种权利和感觉,可是其他几个衙门都不具备的,要不怎么说吏部是六部之中位居首位呢?”
长孙无忌话音刚落,整个院落中顿时此起彼伏地响起拍桌声。
“好你个长孙无忌,居然如此下三滥的招式,当着面想要撬王兄弟!”
“长孙兄,你这样做可就不地道了啊,你要招揽王兄弟也就罢了,何必踩着我们其他几个衙门,只顾着捧高吏部。”
“什么时候吏部就成了六部之首了,要我看还差得远呢,人家户部和礼部也不差!”
“咋的,吏部这就管天下官员的官帽子了,要不你试着管管我?”
总而言之,长孙无忌的话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就点燃了整个院落中的气氛。
几乎在场所有人都拍着桌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