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53章 宣读奏折,群臣震撼

听着最开始的内容,众位大臣还只是脑海中思考,随着奏折中所阐述的理论而思索其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道理。

毕竟最开始的这些内容还偏向于理论性,虽说分析的丝丝入扣,很有道理,但也没有什么特别耳目一新,令人十分惊艳的地方。

所以众位大臣在听到前面内容的时候,都是偏向于思考,其他什么情绪倒是没有。

然而随着侍从官把奏折的内容念到后半部分,在场众人的面色就变了。

因为这时候已经朗读到了,如何通过国子监来推行教育政策。

和李世民当初阅览奏折时的反应一样,都是先思索,再到恍然大悟,然后就是震撼。

也就是这个震撼的部分,着实把众人给惊艳到了。

通过重新开办国子监,招收那些未能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以达到为朝廷培养能人志士,培养储备官员的目的。

同时还能通过一个这样简单的机构,稳住天下读书人的心,朝廷花上一些金钱和精力,就能实现一举多得。

奏折的这个部分,给众人的反应是目一新,因为他们确实没有想到有这个办法。

然而等侍从官,吐字清楚的阐述出了王辰的终极理论,也就是为国子监开设三条招生路线这个计划时,众人顿时震惊。

朝中高官子弟直接入学,一般的寒门子弟或者家世不算太高的,通过考试入学,而又不能读书又没大背景的,那就交钱入学。

这套三角架构理论,瞬间就把全场给震住了。

整个太极殿中一时变得有些嘈杂起来,前后都是各级官员窃窃私语之声。

初唐朝会倒是不禁私下讨论,所以讲小话也不违反礼制。

但是在讲了几句小话之后,众人又自觉地安静了下来,因为奏折还没读完,还有小半部分。

在最后的这小半部分,虞世南算是把王辰对于这个三角架构的说明给详细解释了一遍,包括如何运转,为什么要这么做,能够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好处,都写得清清楚楚。

当然在具体语言的使用上,还是要严谨不少,比如不会直接说什么权贵或者朝中高官,只是委婉的说略有家世的子弟。

同时不会那么直白的说什么,朝中权贵提供保护扩大影响,富商大贾负责提供国子监日常的开支运转,普通学生专心读书,成为人才。

而是把这个提法委婉了不少,这样就会显得好听不少,免得在某些人耳朵里太过刺了。

等到整篇奏折阅读完毕之后,全场顿时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沉浸在刚才那些文字当中,被奏折最后所提出来的设想给震撼到了。

从来没有人想到,一个简简单单的官办学校问题,居然还能够上升到这样的高度。

提升朝廷形象,加强大唐上下的凝聚力,让学校自给自足的培养人才,充分扩大国子监作为学堂的影响力。

这样一个机构要是做好了,那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

在这般略显安静的气氛之中,太极殿内突然响起一记声音。

“陛下,臣以为此计堪称绝妙,足以算得上是我大唐的绝佳国策。”

“虽然实行开来,可能短短时间内看不出成效,但只要三年五载之内,定来能够凸显出这道政令的强悍作用。”

众人纷纷从沉思和震撼当中清醒过来,把目光转了过去,顿时就发现说话的正是长孙无忌。

李世民早就和长孙无忌提过了的,而且在听到王辰这个名字的那一刻,长孙无忌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了。

所以在众人震撼的同时,他立马站出来发声捧场。

大家伙一看,居然是长孙尚书发话了,那不用多说,这就已经代表了朝堂的风向。

长孙无忌是什么人啊,人家是陛下的铁杆亲信,不仅仅是开国功勋,还是玄武门之变的大功臣,外加上是天子的亲戚,可以说全朝堂上下没有比人家和陛下更亲近的了。

以往长孙无忌很少,对某件事情率先下定论一般的发言,通常都是等别人说完之后他再说。

这次难得的第一个说话,而且还是直截了当的夸赞这份奏折,那么其中所代表的意义毋庸置疑。

要么就是陛下的意思,要么就是人家已经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所以第一个站出来说话。

群臣立马跟风,朝堂之上称赞之声此起彼伏,各种夸耀不绝于耳。

这份奏折的主创者之一,身为礼部侍郎的虞世南,也得到了前后左右各位同僚的赞扬。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这波节奏那是带的相当可以,毕竟这份奏折上所写的策略越是被称赞,那

不想错过《大唐:我摊牌了,我是皇帝》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