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75章 军功授爵,王辰的长远想法

所以在战场上获取军功这件事情,对于王辰本人而言,那还是要越早越好,晚了就不见得有好机会了。

而且根据此前自己,与李世民和李靖所商讨出来的内容,大唐对突厥发动大决战,也就是最多几个月的事情。

现在是贞观二年年底,到贞观三年秋季之前,这场仗是一定要打起来的。

毕竟一旦时间进入秋冬季,北方草原就要开始天寒地冻了,一旦打的时间长了些,那对于大唐这边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所以这是距离自己时间线最近的一场大战役,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场难度非常小的战役。

在李世民刚登基之时,突厥可以说是兵威大盛,唐朝都没有兵力和突厥进行决一死战,那时候要打一场决战的话,唐朝的底蕴恐怕要瞬间消耗一空。

但是现在情况可不一样了,双方的国力形势可以说是完全扭转过来。

自从渭水之盟事件过后,唐朝上下君臣将此事视为莫大的耻辱。

君臣上下一心发愤图强,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迅速恢复了因为隋末天下大乱而破坏殆尽的生产力。

同时全国上下推行勤俭节约,李二本人带头实行节俭,在贞观前两年是既不修宫殿,也不造什么豪华建筑,绝不大手大脚花钱。

下面的官员也上行下效,大多都秉承着勤俭持家的习惯。

贞观元年之时,就连长安城的官员数量,都一度削减到只有几百人。

此后李世民在修建大明宫时那么痛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和王辰合伙做的精盐提炼买卖当中赚了大钱,同时修建大明宫也是政治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大唐国力那自然是飞速上升,一年当着三年跑。

一个全国统一的王朝,君臣上下一心想要做成一件事,可以说是压根就没难度。

所以到了现在贞观二年末,唐朝已经从李二刚登基时的积贫积弱,到了现在的强盛之国。

……

而反观突厥这个国家,自从贞观元年渭水之盟后,就一路开始走下坡。

内部大小可汗之间闹分家,颉利可汗仗着自己大可汗的身份,对突利可汗实施排挤打压。

在突厥内部当老二的突利自然不会满意,今年五月多份的时候,不就私下里派人到大唐来联系李世民,想要让李二陛下出兵北上讨伐突厥吗?

还是王辰说出了北方恶劣的环境,以及大唐内部的各种灾害问题,才打消了李世民这个念头。

除此之外,同样是因为那场恶劣的暴风雪,北方突厥遭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打击。

牛羊死伤无数,各部落的牧民也因为缺乏食物,饿死不少。

就因为这一场巨大的暴风雪灾害,突厥到现在还没缓过神来。

所以此消彼长,优势劣势的相互扭转之下,大唐必定会在半年之内宣布北伐出兵。

毕竟时间再拖晚一些的话,万一突厥从这场大雪灾中恢复了过来呢,又或者大小可汗二人和解了呢。

尽管王辰知道这并不可能,也是绝不会发生的事情,但朝廷那边不知道。

所以半年之内发动北伐大战,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那么这样一来,可就是一桩现成的战场军功摆在王辰面前,要是错过了就是天大的损失。

毕竟以大唐和突厥之间的仇恨,大唐上至君臣,下至百姓,对突厥都有着天然的极端厌恶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王辰只要能够带领大唐军队获得胜利,彻底剿灭突厥,那他就有着莫大的功劳。

这将会是比攻伐一个普通敌对势力更加庞大的功劳。

最起码在若干个年头之内,这都将是最容易获得,也是最大的军功。

倘若要获得足以授予爵位的功勋,王辰肯定是要亲自上战场的,总不可能在长安远程指挥打嘴炮吧。

嘴上说说,就算出了什么高明的主意,那在论功劳的时候肯定也排不上号。

只有亲自上了战场最前线,并且带领大军获得胜利,那才是首要功劳的拥有者。

原本王辰是不想这事儿的,毕竟在抽到行军作战指导之前,他没有什么在战场上混下去的本领。

尽管经过了几何倍数的身体素质全面强化,但那也不意味着他可以在战场上冲来冲去。

所以王辰本来是打算放弃这一次北伐功劳的。

但现在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天赐良机,系统抽到的行军作战之道,完完全全就是给王辰送了个大好处,仿佛瞌睡送来了枕头一般。

所以这一波是恰到好处,王辰正好利用抽到的兵法之道,跟老李去打个招呼,来年北伐之

不想错过《大唐:我摊牌了,我是皇帝》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