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目前的官职虽然不是很高,但好歹也是个七品官,成为这些孤身于长安,没什么背景力量依靠的寒门学子的靠山,分量还是够了的。
所以对于明确得到的,王辰将担任国子监官员的消息,众位学子那自然是欢呼遍地。
看着众人如此欢欣雀跃的模样,王辰也是面带满意之色。
他转过头去看了看,接连几次主动引出话题的那名学子,然后饶有兴趣的开口问道。
“你这学生倒是颇有胆识,不知道姓甚名谁,又是何方人士?”
这名学生立马对着王辰行了个礼。
“回禀主簿,学生张文瓘,是贝州武城人。”
王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有些明悟的继续问道:“你是清河张氏的人?”
张文瓘也没啥不好意思的,大大方方的点头承认了。
“学生正是出身清河张氏,只是并不属于嫡系,而是出身旁支,所以倒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王辰抓了抓下巴,他知道眼前这个是什么人了。
张文瓘,在史册记载中或许不是那么有名,但他却是活跃于唐高宗时期的一位朝堂人物。
好像根据史册记载,这张文瓘也就是在恢复科举考试之后,没两年就考中了进士。
总的来说也算是个人才。
至于出身的这个清河张氏,的确没什么特别之处。
因为清河县最牛逼的是清河崔氏,那才是中原世家五姓七望之一,张氏与之相比,还是分量略有不足。
更何况这张文瓘,还是属于清河张氏的旁支,那相差的就更远了。
所以他这个身份,实际上非常符合寒门学子的定义,没钱,但是有着世家体系,读过书。
想到这里,王辰却也对这家伙略有些欣赏了起来。
无外乎能够成为,在史书上都记载了一些笔墨的人物,就凭他今日这番大着胆子来询问自己身份的行为,都足以令人称道。
王辰伸出手去,拍了拍张文瓘的肩膀,然后用一副勉励语气说道。
“好,你的名字我记住了,还望你勤勉用功,莫要辜负朝廷的期望!”
说到这里,王辰转过身来,对着簇拥在他周围的众多学子拱了拱手。
“诸位,再往前就是官署了,我还得去和虞祭酒商量一下待会儿的典礼。”
“所以姑且就送到这儿吧,诸位还是回到各自的所在,等待一会儿召集你们召开入学典礼。”
“我还要在国子监任职不短的时间往后,还有的是机会,与诸位探讨学识。”
众多学生们也很识趣,王辰说的是应有之意,送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总不可能跟着送到衙门里去。
所以纷纷拱手抱拳,躬身向王辰回礼。
也不多说什么,在行礼之后就纷纷转身离去了。
只是在回程的路上,还能隐约听到有人用羡慕的语气,在和张文瓘说话,似乎对于他被王辰记住名字,并且拍肩膀予以重视这个待遇,感到非常的羡慕。
……
这些学生走后,王辰长舒了一口气,这才转身踏入官衙之中。
而此时,隶属于国子监的几名官员,早就已经等候多时,差不多就等着王辰来了。
等王辰身影出现在官署的主厅之时,原本正在和几名官员闲谈的虞世南,立马欣喜地站了起来。
“王兄弟,你可算是来了,让我这一把老骨头好等。”
虞世南并没有什么顾忌,而是非常干脆的和王辰称兄道弟起来。
如此场景,顿时让周边几名官员,眼中闪过惊异的神色。
果然如同朝野中所盛传的那般,虞世南和王辰二人私交极好。
虽然官职品阶相差较大,但却称兄道弟,甚至还能够怜悯上奏折。
今日一见,这朝野中传的消息当真是准确无误,半点不带做假。
此刻聚集在这客厅中的,都是国子监的其他行政官员,比如说国子监的二把手司业。
虽然祭酒和司业的品级相差不大,但是论权力来说,祭酒还是要牛逼一点。
而且这些个其他行政官员,没有一个是开国功臣。
所以要论资排辈,摆出底蕴的话,虞世南要远超出其他人一大截,属于同品级但是不同分量。
所以其他的官员,对虞世南还是敬畏尊敬的很。
随后在虞世南的介绍之下,这些个行政官员,也和王辰互相认识熟悉了一番。
王辰对于这些同僚,那都是言语之中挺客气的。
毕竟在场的绝大多数都是国子监的行政官员,在级别上属于自己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