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的身高比几个人都高出半个头,此时也是站起来说道。
“嘿嘿,我跟你们的理想都不一样。”
“我是来自陇右道边境游牧民族。你们也知道那边被吐谷浑和突厥两面夹着。”
“说是游牧民族,其实哪里来的游牧阿。常年战事四起,我就随着父亲东奔西跑的去打仗。”
当王五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众人都是对着这个比较豪爽的师兄弟刮目相看。
没想到他还有这般故事。像他们就是出生的时候有过战火,那是他们都不记事。
完全理解不了从小就在刀尖下东奔西走的王五。
“我们那边的人个个生下来就是顶尖的战士,年岁满十就上小马驹拿上大刀练习杀敌。”
“后来我们部落被突厥围剿,只有我还有几个年岁较小的人逃了出来,长辈们都是说保存香火,去内地找个没有战火的地方成家生孩子,每人留下一两个后代,其余人继续去往故乡,最坏的打算不过是躯壳与魂皆回故里。”
“所以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披上战甲,屠尽突厥。”
“好一个游牧民族,好一群铁骨铮铮之魂。当得起我一拜。”
李承乾听完王五的述说,用力的拍了下桌子站起来说道。
随后也是对着王五鞠了一个深躬,
王辰等人也是敬佩不已,皆是对着王五鞠了一躬,代表着对边境游牧民族的敬意。
王五连忙扶起了王辰和李承乾,古人看重礼节。
这老师和当朝太子的礼他可是受不起。
“我这些年在宫里听到的都是国泰民安之云云的。边关也是捷报频传,没想到...哎...”
听到李承乾此言,几人也是不好接话,当朝太子的言论在他们眼里可是没有那么好接。
“都是同门师兄弟,不要拘谨。承乾,没想到的是每一份捷报后面都是用鲜血堆出来的吧。”
“有战争,就会有牺牲。这个在所难免。”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大唐有这么一群值得敬佩的战士。”
“好了,王六。你接着说,等下我统一给你们回复。”
“是。”王六行了一礼恭敬说道。
“我没有像各位师兄的故事。”
“呵呵,我出生在江南道的观察使府上,在坐的各位我出身算是最好的吧。”
王六刚说完又觉得不对劲,尼玛当朝太子在这,你说你出身最好。
刚讲完就讪讪的笑了笑,也是觉得不好意思。
不过没再多说什么继续说道。
“从小父亲就带我几乎走遍了江南道,教我做人做事。”
“希望我长大以后还是进入朝堂,继续为大唐效力。”
“去年科举我听父亲所说来到长安,说让我考个功名回去他好安排我进入大唐体制。”
“继续为大唐效力,我从小就敬佩父亲,所以他说的话我都听。”
“所以我就来了,没想到落榜了。父亲也是传信过来说,没考上也没关系,回去他也会继续安排。”
“都说虎父无犬子,但是到了我这里好像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我真不知道说什么,能进朝堂最好,在这里做出一个成绩回去给父亲看。”
“他老人家也会很高兴吧。”
“老六阿,谁说你是犬子了。太子在这,你还说你父亲能安排你走后门。”
“你也是真的虎,不过是纸糊的。”
王一的话语刚落,就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李承乾也是说要去调查一下江南道观察使滥用职权之罪。
搞得王六差点没趴在地上拉着李承乾的大腿说不要。
王一等人都要笑得在地上打滚了。
“承乾,他们都说完了,那你呢?”
李承乾听到王辰在叫他,也是跟王六说了开玩笑之后回道。
“我的理想很简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老师曾经勉励过我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也是知道自己和老李的差距,这两年也是一有空就跑到老师的府上听从教诲。”
“老师也是一直在教弟子为人之道,治国之道。”
“但是老李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我敬佩不已,换位思考,我处在老李的位置上是做不到比他更好。”
“所以我现在的理想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听到李承乾讲完,王一等人都是点了点头,当今圣上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国为民,后来者想要超越,那很难。
“哎哟,老师你踢我干嘛。”
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