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我还真的没有说错,就你这样的智商最多就是小学生的水准罢了。”
虽然不知道王辰口中的小学生是个什么意思,但是凭他的口气和神态来说就绝对不会是一个好词。“听着,在长乐第二层的基础上给人传递消息,那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到别人的消息?”“既然能看到别人的消息,我们能得到什么呢?”“这么简单的问题延伸,你都想不到吗,那得到消息我们能做什么呢?”“还有我们需要做什么,才能让别人相信我们?”王辰也是毫不留情抨击道。听到他的反击,李世民也是说不出什么话来了,这么浅显的道理。王辰说的也对,首先要得到别人的信任,然后别人传递消息我们才能得到消息。之后得到消息能干嘛,那这里面的事情可就有得做文章了。“王兄弟,你来说,这个东西可以搞,必须搞!”李世民也不在意王辰会不会打击他了,直接是叫他自己说了。每次他有什么新花样的时候,肯定是有自己周全的打算,自己能做的就是王辰需要什么我就帮助什么。对于王辰,李世民是绝对的信任!“那个也没啥说的,里面的事情多着呢,以后细谈,我们只是在讲这个一个大致的轮廓和走向。”“......”这尼玛咋又不讲了呢,我们专心来听了你倒好,直接是不讲了。不过光凭刚才讲的这些,如果真的实现了的话,那就真的是不得了了。“从这次突厥的战事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我们刚踏足突厥领地的时候就被人传信的话,那就一个埋伏,我们必定很难走出来。”“这有延伸到一个问题,信息传递的速度不是很快,这也是最致命的。”听到王辰要说这个时候,李世民这次是整理了一下衣服咳嗽了两下。“这个我懂,我以前好歹是个秦王不是,说起战事的这个消息,如果正常的战役还好。”“如果是打那种闪电战,或者灵活性的话,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怎么,王兄弟对这个也有想法?”“这个灵活性太高,目前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来解决,不过我到是有个新的驿传制度。”“驿传制度是以“传命”为主旨,融通信、交通、馆舍三位于一体的命令上传下达机制。”“乘马传递曰驿,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但是马匹就要考虑地形,不能做到一条笔直的直线,所以时间也会稍加延长,这个花费也会有些大。”“我们的信鸽建立起来之后,那么我们就可以来顺道的解决一点老年军士的窘状。”“让他们去送信,在去整理一下。”“这样有个特别的好处,不怕奸细,因为我们采用的都是在军队里面呆了很久的老年军士,忠诚问题自然不是很大的问题。”“还有我们利用一些定点的信息传递,西周时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在各国从边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台上有桔槔,桔槔头上有装着柴草的笼子,敌人入侵时,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燃放烟火传递警报。每逢夜间预警,守台人点燃笼中柴草并把它举高,靠火光给领台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又别称狼烟。” “我们大唐现在也有在沿用这种烽火狼烟的方法吧?”王辰说完这些的时候,喝了口面前的茶水,刚喝完长乐又是给添了,连续的喝了三大杯之后总算缓解了过来。什么时候说话都是一种苦力活了,特别是对牛弹琴的这一种。“嗯,不过这样的也有个弊端,不过这后就改变了此种方法。”“烽火传递军情固然迅速,但它不能完整地表达深刻复杂的军事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的需要,依靠畜力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形成了传递官府文书的更为严密的驿传制度和烽燧报警配合使用。”“这样两相配合之下,更及时了些。”说完这些,李世民也是拿起面前的茶水一饮而尽道。还想喝点的时候,发现自己家大闺女还是双手托腮的看着王辰。丝毫是没有一点过来添水的意思。李承乾倒是注意了这个细节,倒是眼尖的拿起了茶壶给他给倒满了。“哎,还是乾儿好,女大不中留阿!”这话倒是让一直护着后脑勺的某人开心了一下。“嘿嘿,父亲过誉了,过誉。”这下长乐是反应过来李世民所指的是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