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4章 危险的前线

咋还有个洋鬼子?”

“这是民主德国来的施密特同志。”赵眼镜介绍一下,“他是专门来支援我们的。随我们来的那些自行火炮都是德国货。”

一说到刚刚抵达的自行火炮,工兵团长就兴奋,“美国人早也打炮,晚也打炮,吃饭打炮,睡觉打炮。一天到晚的打炮,炮弹跟不要钱似的轰过来。

前线的战士太憋屈了,早就盼着能有自己的火炮跟敌人对轰。但你们来了可真是把我吓一跳,就没见过跟坦克差不多,能自己跑来跑去的火炮。”

赵眼镜问道:“刚刚的炮击是打我们什么目标?”

“不打什么目标。”工兵团长摇头道:“美国人就是炮弹多,无规律开炮。他欺负我们没办法反击,让我们时刻心惊胆战,不得安宁。”

施密特听了赵眼镜的转述,低声道:“我们需要去前线看看。”

“现在?”工兵团长问道,“现在可比较危险。”

“晚上也没法看啊。”施密特说道,“必须是白天。”

工兵团长没法答应,让赵眼镜向驻扎在前线的27军79师申请,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听前线部队的指引,因为美国人的飞机和火炮随时可能出现。

79师倒是答应了,派了一个机动排来护送炮兵战友。

这个排骑着宝马r75三轮摩托来的。这种摩托野外机动性好,当年被德军用于内部通勤和巡逻。

摩托挎斗上架着m34机枪,或者装一门六十毫米口径的迫击炮。骑摩托的士兵还要戴风镜和钢盔,德味十足,特拉风。

“你们......居然......连这个都有。”

施密特看到熟悉的装备,忍不住都要掉眼泪。因为他不但看到三轮摩托,甚至还看到了德军当年用的vw82‘桶车’。

美国军官开吉普,德国军官就是开‘桶车’。这玩意特点就是耐操,适应各种恶劣道路环境,战场上太有标志性了。

机动排的作用是在战场上查缺补漏,是志愿军过去从未有过的编制。人员精干,火力强大,行动迅速。

一个加强排约莫三四十号兵力,能在十几分钟内快速跑个五六公里山路,给前线提供必要的支援。

别小看区区一个排,必要时刻这点兵力能起大作用。不管是穿插还是防守,出其不意的打击能让敌人晕头转向。

施密特登上桶车,发现这个排的摩托后头还挂了好几个拖车,问过后才知道是给前线从补给的。

过去送补给得靠人力搬运,速度慢,运量小,还特别危险。

现在换三轮摩托,要么在挎斗内放几十公斤的弹药或食物,要么在拖车上带一两百公斤的物资,半小时内就可以完成一次连级补给,只需要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成。

“这摩托确实好,目标小,行动快,哪怕敌人发现也来不及做出反应。”机动排的排长对自家新玩意特别得意,跟谁都要夸几句。

“过去后方送来一百公斤补给,能有二十公斤运到位就不错了。每次送补给都得死人。现在补给损失顶多一成,后勤压力大大降低,伤亡也小。”

机动排长扬手一招,两辆前导摩托先开了出去。全排十几辆车拉开大间距,在山野间交替行进。

炮兵阵地距离前线还有十公里,开始坐桶车,到三公里后坐摩托。机动排三个班靠近前线就散开,将拖斗上带的物资送往不同阵地。

排长亲自带一个班,把赵眼镜和施密特送到最前线的山头上去。

荒野间车速开不快,距离目的地还有几百米时,前方山头突然打出一颗红色信号弹。机动排长立马一激灵,开着摩托就到山路边寻找防炮洞。

“快,进到洞里去。”

四辆三轮摩托以最快速度找到预设的路边防炮洞。车子一停,士兵们架起两人就朝防炮洞里钻。

防炮洞就是在路边山体挖的大号散兵坑,深一点,大一点。坑内还有掩体,用粗树干支撑,覆盖三米厚的土层。

每一百米就有这么一个掩体,里头大概能躲五六个人,进去后入口有厚木板封闭,抵抗削弱的冲击波。

当厚木板封闭,掩体内便完全漆黑。语言不通的施密特还不明白咋回事,就感觉大地在震动,隆隆作响。

过了几分钟,炮击停止。

机动排长打开厚木板,亲自出去看看情况。他回来就骂骂咧咧,“操这帮美国鬼子,又炸了老子一辆宝贝摩托。”

土头灰脸的施密特从防炮洞出来,方才发现自己刚刚途径的道路上多了十几个零散的弹坑。一看坑边浮土和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