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后,大楼内年轻漂亮的女职员们就有了个共同的仇敌。女人们觉着风头被莱娜一人抢走,到处都是酸溜溜的气息。
男职员们则更为惊讶,集体讨论关于莱娜的话题——来来回回都是女人撩动人心的性感和魅力。
除了莱娜,周青峰的烂片里还有两个女主角。虽不是什么成名人物,却莫不风姿各异,美貌多情。
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女学生,剧里是等待解救的无辜女孩;另一个是二十出头的FBI女探员,戏份从抓捕男主角到协助猎凶。
剧组分成三部分,同时在华盛顿各地开拍。由于出镜的大人物颇多,这部东拼西凑才二十几万美元投资的电影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关注。
不少媒体发现话题性,派出记者试图探班,或者跟踪剧组的现场拍摄。全美民众早已腻味‘麦克阿瑟’的政治话题,注意力自然转向这部叫人惊讶的电影。
周青峰并未禁止媒体介入,因为他知道自己这部烂片需要话题性,更需要引导民众接受自己设定的某些观念。
剧组开拍的第五天,五角大楼的马歇尔部长就欣喜发现报纸和电台电视不再一个劲的盯着国防部的腐败案件。
“那些讨厌的记者终于有新的关注对象了。”
翻开报纸,《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头条就是‘海斯法典受到挑战,男女拥吻镜头或将破禁登场’。
头条上是一张照片,赫然是记者拍下周青峰和一名女主角在拍激情戏,两人当街拥吻。照片上,周青峰饰演的角色一手摸女主角的后臀,一手揉捏其丰胸。
这都不是一般的吻戏了,实属耍流氓。
照片过于火爆,几乎把读者炸蒙了,顺带把舆论圈给炸翻天。没谁想到能有如此大胆的画面,极度震惊。
首先是大把卫道士跳出来,表示这样的镜头违背公俗,挑战法理,为上帝所不容。但刊载照片的《华盛顿邮报》当天销售一空,卖的极好。
酒吧的话题无不是关于这张‘淫秽’的照片,男人们既羡慕又痛骂——谁不想当街耍个流氓?不就是做不到么。
然后销量就是风向标,热点就是金钱。打破禁忌更是带来全社会的关注。
隔天《纽约时报》立马跟风,派人跑来抢新闻,刊发了更加劲爆的内容——根据对导演的采访,这部‘美利坚英雄’的片子将会有男女床戏。
‘床戏’这个词实在太挑战民众的神经,更大胆的挑战当前保守的社会风气。
《纽约时报》当天加印两次,照样卖了个精光。男人们只为一睹头版上莱娜的定妆照——照片很正经,美军女军官制服而已。
但紧绷的制服下却是莱娜凹凸有致的性感身材,配上她的波浪卷发,魅力四射——再想到会有床戏,大把男人开始期待这部电影。
消息传播,连远在加州的好莱坞都关注到这部电影引发的舆论狂潮。大批影评人借助零星信息进行批判,基本不是什么好词。
“美国电影协会正试图发动舆论,封杀这部电影。那帮老古董拉拢了不少权威人物和政府官员,正准备向我们施压。”
孙洛基在电影圈没啥根基,但在政坛却有些靠山。他以制片人的身份出现在马歇尔部长面前,来寻求帮助的。
“麦卡锡议员刚刚接受了美国广播公司的电视采访。他表示‘美女爱英雄’是很正常的事,代表正义的美国英雄角色可以打破些常规。”
听到‘麦卡锡’的名字,马歇尔就皱眉。双方目前势不两立,斗的极凶。但现在媒体好不容易不再给国防部捣乱,国防部长也不想节外生枝。
对于政治人物来说,一部电影里出现点男女亲热的镜头又如何?只看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便利。马歇尔不置可否,只表示会继续协助电影拍摄,并祝愿一切顺利。
既然国防部长都不说啥,孙洛基开开心心的离开五角大楼。他立马给媒体记者打电话,“明天头版放白宫被炸毁的照片。”
剧组内部讨论,真要炸某个政府建筑,毫无疑问炸白宫影响力最大。所以剧情的某个高潮就是反派炸毁了白宫。
于是在隔天,全美几家大报的头版全是一张白宫被炸成废墟的照片。照片细节极为逼真,残垣断壁清晰可见,就连被炸毁的建筑内部都符合实物。
能让媒体如此配合,也多亏周青峰暗中调动的大佬足够多。特别是麦卡锡这条疯狗出了不少力。这位其实想‘青史留名’,他确实做到了。
照片下并无太多描述,报纸只表示‘美利坚英雄’这部片子使用了大量过去前所未有的拍摄手法——这话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