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个很单调的城市。
其他大国首都往往既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还是历史古城。
而华盛顿,当前人口不过八十几万的‘小城’,最大的支柱‘产业’就是政治。在‘钱德斯’住的中产小区,居民以精英自诩,职业往往都跟政治挂钩。
当一堆记者堵在‘钱德斯’家门口要求采访,邻居们无不莫名其妙。因为高高的优越感让他们真不怎么关心娱乐圈。
周青峰面对媒体镜头简单谈几句,首先要感谢一堆该感谢的,然后表示自己并无什么感想,仅仅做了该做的事,另外邀请媒体记者参加自己的后院烧烤。
也请维护秩序的警察也一起入内。
记者当然很开心,警察也觉着‘钱德斯’非常平易近人,只有挤在客厅的几家邻居遭受暴击。
因为记者没能从‘钱德斯’身上挖掘到新闻,转而把采访目标放在这些和主角平常接触的群体上。场面顿时变得无比尴尬。
“什么影片?”
“钱德斯成了电影明星?”
“‘美利坚英雄’是他演的?见鬼,我买过相关报纸,可我从未认出主角。”
“钱德斯,当然,他是个好人,我们都很喜欢他。他有个幸福的家庭,特别的友爱。”
邻居们说着口不对心的话,脑子里痛不欲生。
前一分钟,他们还在猜测这一家子是不是要完蛋,表现出各种幸灾乐祸。后一分钟才知道人家成为了不起的大人物,已经是自己高不可攀。
记者在提问时也转述了不少关于影片的状况。
“影片正在全美热映,成千上万的人正涌向影院。”
“一美元的票价也没能阻止人们的观影热情,票房正在节节升高。”
“影片有太多前所未有的元素,无论从叙事风格还是拍摄手法都打破了常规。”
“很多影评人看完后要么破口大骂,要么沉默无语。可不管是谁都必须承认钱德斯阁下非凡的创造力。”
“你们居然不知道这个消息?真太可惜了,我强烈推荐各位去看看。否则你们社交中会缺乏话题,只能坐在板凳上听别人讲。”
钱德斯家的电话不停的响,不断有国防部的同事打来表示祝贺,也有更多的记者不能亲自到场,只能电话采访。
现场记者越是激动,邻居们越是酸溜溜。
后者接受几轮采访后就待不下去,只能纷纷告辞回家。可回家不管打开电视还是广播,也全都是电影的消息。
等明天的报纸出来,想必也是铺天盖地关于‘钱德斯电影’的报道。
当邻居们不断离开,后院的烧烤转而由维持秩序的警察负责。周青峰坐在躺椅上搂着妻子孩子拍几张照片,随便聊聊工作和生活。
直到天色将黑,场面逐渐平息,记者们才一一告辞。
周青峰收拾了乱糟糟的后院,在厨房搂住妻子的腰肢,贴耳低语道:“想不想去看一场电影?”
丽姬瘪了瘪嘴,不高兴的说道:“亲爱的,你到底瞒了我什么事?”
“你也没看报纸?我就是不务正业的跑去拍了部电影。”周青峰挠挠头,“我就是想试试水赚点钱,以为自己拍了部烂片,谁知道它居然火了。”
“是吗?钱德斯先生,你还真是谦虚。我平常只收听电台里的厨艺和园艺节目,好像看电视时有点印象,但我想不到会是你。”
丽姬放下正清洗的碗碟,摘下手套,转身抱住男人的腰,脸贴其胸口道:“好吧,我就赏脸去看看你到底拍了出什么不得了的作品。”
周青峰把孩子托付给对面的fbi探员一家,开车带着丽姬出门。
华盛顿是首都,但电影院却屈指可数。找到的第一家影院外简直人山人海,车辆挤满了街道,后来者根本进不去。
“上帝啊,这些人疯了么?”街道的霓虹灯下,丽姬趴在车窗外瞧着街道上拥挤的人群,连连摇头,“我从未见过这种状况。”
散场的人不肯走,不是挤在影院外议论纷纷,就是希望买票再看一次。后来者发现电影如此火爆,更想要看看,满足心中好奇。
影院周围几百米的街道全是人。现场来了上百号警察维持秩序,强行引导部分离场观众回家,勉强让影院继续运转。
夜幕下,周青峰降下车窗,就听有警员在路边大喊:“各位,不要再朝前走了,午夜场的票都卖光了。你们要么开车去其他城市看,要么等明天再来。”
只是车辆开进来容易想走却难,不到下一个路口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