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钢铁厂的设备完全是一战前的水平,非常落后。
但钢铁是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物资,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这家钢铁厂一直处于瘫痪状态,几十年没能正常生产,哪怕在钢铁最紧缺的时期也如此。
共产党接手这家钢铁厂后,它立刻就能满负荷生产。虽然设备落后,却为这个国家西南地区的铁路建设提供铁轨。
除了这家待在内陆的钢铁厂,目前中国其他地域的工业化进程也非常快。
其高层原本打算按苏联人的建议把工业大部分放在东北。但最近他们改变了这种想法,转而在各个省都搞。
工业建设所需的人才正从苏联和东德不断涌来,我们目前还不清楚共产中国是如何吸引其盟友如此倾力相助,但他们不缺人是个事实。
此外共产中国还在拼命的办学校,外派留学生。他们不仅仅是把人送往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培训,甚至把人派往英法进行学习。”
提及这一系列事例,美方人员是紧皱眉头的。
“我们必须修正一个认知,这个国家的共产党政府对于进行工业建设有非常急迫的期望以及足够强的组织能力。
不管条件有多差,他们都在想办法进步。
不能将其跟之前无能腐败的国民政府相提并论。虽然他们都是中国人,却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
马歇尔对这个判断并无意见。他去过延安,亲自跟土共高层接触过,了解土共的能力。这不是想象中‘坐等靠要’的土著政府,他们的奋发精神让白人很不舒服。
马歇尔‘喜欢’国民政府,尽自己所能予以扶持。钱,物资,运力,要啥给啥,就差让美军亲自下场了。
奈何老蒋真的是付不起的阿斗,唯一胜任的工作就是当运输大队长。
更别提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跟美军‘打平’,就这一点就让五角大楼的诸多美军将领大跌眼镜,恨恨不平。
相比苏联,美国的白人更难以接受自己被落后的黄种人击败。这是在挑战他们‘白人至上’的立国共识。
“东德援华队伍帮中国制定了一个五年短期发展规划以及十五年的长期规划,打算在明年就开始实施。中国有希望在十五年后初步实现工业化。”
美方人员说出如此惊人数字,语气和神情都特别别扭。他们下意识的觉着这不可能,但仔细参观了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和工地,发现计划是有可能完成的。
“按照中方传达的信息,他们认为十五年后中国的人口将超过七亿。在这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需求和生产能力,愿意跟全世界进行贸易。
我们现在忧虑在于中苏当前的亲密盟友关系,中国将会是苏联最大的助力。它的人口、资源、市场、军力,会让苏联对自由世界的威胁成倍放大。”
苏联与1922年成立,建国时也是饱受内忧外患。但它在二战爆发前基本工业化,耗时不到二十年。
到51年,成立不到三十年的苏联已然成为美国的大敌。
如果这个大敌再加上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如果这两国联盟再顺利发展个十几二十年——苏联的工业化经验可以复制,西方自由世界必然不寒而栗。
“我们必须拆散中苏联盟,是吗?”马歇尔经历过二战,仅仅是日德这样的对手就让他殚精竭虑。
日本是穷鬼帝国主义,德国是天生有缺陷。它们国土、资源和人口都有限,战略上就处于劣势,还是比较好对付的。
可谁能说第三次世界大战不是中苏联手对决西方?真发生这种事,乐子就大了。
中苏都是陆地大国,强大的美国海军并没办法压制它们。战争就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
“朝鲜的战况已经证明,靠战争无法解决中国。所以我们必须找别的办法,至少别让中国完全倒向苏联。否则灾难就要降临。”
中国缺石油,但苏联不缺。
苏联缺出海口,但中国不缺。
中苏地跨欧亚大陆,人口和资源都不缺,天然立足于不败之地。
要维持其中世界均势,只能是跟中国接触乃至建交,让两国间有正常的外交关系,靠美国的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
但如此战略能不能成功,马歇尔并无把握。他苦笑道:“难道我们还要出力拉拢中国不成?避免它彻底倒向苏联。”
美方外交人员摇摇头,“目前看来,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我们可以看到中苏之间也有矛盾,俄罗斯人的大国沙文主义总是会时不时发发作。
为了长远战略,我们现在就必须做些工作。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