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足球联赛一样,成为全民体育项目。
每次周青峰提到‘十几亿人口的市场’,脸上得意的样子实在拉仇恨。就好像在说‘老子起点就是如此的高,任何竞争对手都望尘莫及’。
三姐妹听多了类似语句,每次都有些小小郁闷。当前韩国人口接近五千万,在世界范围也不算少了,可跟中国一比,不到二十分之一。
不等周青峰解说完,尹馨其实就睡着了。旁边的叙显则继续问道:“‘圣光’办技校能赚钱吗?”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圣光’般的私立技校规模非常大,全国五十几家分校,总数上百万的在校师生。
可这还不够,目前每年招生名额还在扩大,分校越开越多。在外人看来,‘圣光’应该是在办学校方面赚了大钱。
可实际上......
“‘圣光’的技校一直在赔钱,‘圣光集团’的存在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花钱。”
说到教育,周青峰就语气严肃,“其实我对当前中国的教育体系很不满,但办私立中学大学就必须遵照教育部的条例,职业教育就宽松多了。
国家默许我拿进不了正规学校的三流生源做教学实验,看看能不能在职业教育方面开创一条新路。
比如正规学校里英语是必修课,追求升学率,培养的学生眼高手低,喜欢清闲的服务业岗位,不肯去辛苦的制造业。
我认为学生的时间太宝贵,很多人没必要学英语,学生更应该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活学活用,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一样重要。
此外‘圣光’集团的管理岗和技术岗是平行乃至混合的,薪资和晋升空间差别不大。熟练工人有很大晋升空间,月薪过万并不少见。
我们国家建国初,很多领导就是工人出身,只要持续学习也能干的挺好。可慢慢的工人地位下降,反而成了下九流,是被瞧不起的贱业。
这太荒谬了。
制造业才是国之根本,‘圣光’就是要扭转轻视基层工人的局面,给他们上升阶梯。这一定也可以培养出许多人才。”
简单讲,‘圣光’要求中高层干部必须有基层实践经验,并且在技术快速更新的时代,时不时要求回炉重造。
别的企业喜欢看学历,但‘圣光’认为学历只是能力的一部分。
外界‘猎头’想挖‘圣光’职工时,发现必须给出远超社会平均水平的薪资和岗位才能挖的动。
可一旦脱离‘圣光’独特的企业文化,被挖走的优秀人才往往很难适应新岗位,大多很快黯然失色,失去原有的活力和光彩。
缺点是‘圣光’的独特晋升体系一旦成型,就必须自己培养人才,想引进外部人才也挺难。
这些内容太催眠,周青峰开口没多久,疲倦的三姐妹听到一半都睡了。
实际上‘圣光’与众不同之处还很多。其技校根本不是单纯培训普通技工的地方,反而非常高级。
高级到五十多所分校聘用了世界一流的科研人员,配了国产的超级计算机,承担了集团产学研联动的任务,还搞了宣传性极强的校际联赛,并把优秀师生送到国外去进修实习。
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底层家庭的孩子。百分之八十学生的父母是农民。剩下的也是出身差、条件不好的孩子。
招这些学生是救了他们,否则过几年他们很可能是妓女、罪犯、流浪汉以及社会闲散人员,增加社会运行成本。
在新世纪之初,广东东莞一带数不清的色情从业者是哪里来的?不就是大批农村出来又缺乏劳动技能的姑娘么。
上千万量级的快递员外卖员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可他们如果能接受好点的教育,肯定也可以培养出科学家和工程师。
周青峰救不了所有人,但用教育救一部分总是可以的。至少‘圣光’的半导体产业开始发威,就用上了自家培训的优秀工人,让他们有尊严的活下去。
此外,‘圣光’不但招身体健全的学生,甚至招些残疾人进行培训。在工作招聘上,尽可能考虑哪些岗位是可以让残疾人干?
毕竟国内有几千万残疾人,不少还保留部分工作能力,让他们能出来工作是大大减轻社会负担。
残疾职工找到一个好工作太难,一旦找到就不会轻易离开,往往能在岗位上干很久,技术上反而容易精益求精。
总之,在漫天星辰的照耀下,在左拥右抱的温柔乡,周青峰总裁的精神得到升华。他凝视璀璨星空,头脑空灵,对未来更有干劲。
李健熙此刻正准备动身前往帝都。飞机起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