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不死不休

哈桑等人在战场上找到一辆空降的机动车,开过去确认战果。

现场根本没发现什么特别的目标,只找到两具被炸烂的尸体,十七八岁左右。他们穿当地村民服饰,其中一个还是女孩,看样子是姐弟俩。

至于第一轮炮击为什么没干掉他们,大概是‘红箭-73’的控制台和发射装置分离。双方可以间隔三十几米。

看看死伤的下属,再得知干掉的只是连民兵都不算的当地人,哈桑可谓是骂骂咧咧。他命令从被击毁的装甲侦查车上寻找装备,捡出一套无人侦察机。

这玩意让以军侦察兵大喜,连忙将其发射升空,启用红外镜头寻找战场上的高价值目标。

中尉亲自蹲在个弹坑里使用操控端,盯着液晶屏打算给上级指示目标。他优先让无人机向河岸方向飞,看看装甲部队有没有站稳脚。

在以军看来,只要每个渡口能有一个连的‘梅卡瓦3’突击过来,伊拉克军队就无能为力了。

这是多年来中东战争的经验,阿拉伯人只有血勇之气。脑子一热,他们就敢干大事。但只要挨几炮便是‘树倒猢狲散’。

毕竟伊拉克的坦克早就过时,火力和装甲都稀烂的很。

从无人机传回的画面看,虽然渡口刚刚被一波子母弹和末敏弹攻击,但还是有一个排的‘梅卡瓦’成功渡河。

哈桑随即心情一松,开心大笑。只要渡河成功,后续以军就能源源不断的杀过来,前往巴格达的道路再无阻碍。

一场伟大的胜利就在眼前。

只是笑声响起没多久,整个渡口的滩涂战场响起轰的一声炮响,就连哈桑等人隔着老远也能听到。

炮击的结果展现在无人机发回的画面上,一辆‘梅卡瓦3’的炮塔被径直命中——这款坦克在中东频繁亮相,其受创的照片也很多,但被击毁的却很罕见。

‘梅卡瓦3’的炮塔呈碟状,里头是多层复合装甲,在对抗巴勒斯坦的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方面非常有效,被命中也难以击穿。

但这次,被军事强国嘲笑成‘三合板’的复合装甲露出原形。它没能抗住高速弹芯的冲击,命中后被直接贯穿。

虽然没有引发内部弹药二次爆炸,但坦克突然间就不动了。其内部的成员绝对死光光。

哈桑心中一惊,这跟刚刚命中装甲侦查车的反坦克导弹不同。单兵反坦克导弹的飞行速度相对很慢,绝对没有这等硬碰硬的威力。

是穿甲弹,还得是高初速的穿甲弹。这不是伊军老旧的苏联t系坦克能打出来的,必然是有大口径的重型反坦克炮。

让哈桑更加惊骇的是,这门未知的反坦克炮射速极快。几秒后它又打了一发,半分钟内听到五声连续炮响。

哪怕在极度嘈杂的战场环境下,这炮声都如雷贯耳,震动四野。而它每一次发威,对面渡口必然有一辆以军坦克要遭殃。

连续敲掉三辆‘梅卡瓦3’后,剩下的以军坦克纷纷寻找河岸低处躲避。这门炮大概是找不到目标,转而轰击正在维修的野战浮桥。

浮桥被一枚155毫米炮弹命中,断成两截。二十几名以军工兵拆掉断裂的部分,用备用件重新把浮桥浮连接起来。

这工作眼看就要完成,两发大口径穿甲弹直接贯穿浮桥表面。金属质地的桥板炸开万千碎片,将站在桥面或在桥下的工兵打的血肉横飞。

桥下河水瞬间赤色。

哈桑看的睚眦欲裂,恨的抓狂。他立马注意到一个细节,无人机拍回的画面是实时的,但炮声却要过几秒才到他耳边。

考虑到如此高的爆发射速,在简单估算时间和方向,哈桑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门自行反坦克炮,它在我们南面一公里。”

威胁性如此高的火炮,肯定不能坐视不管。

哈桑的小队立马出发去找这门火炮。当他们移动数百米就被一支伊军步兵截住,双方随即交火。

打了没三分钟,哈桑就确认自己遇到一伙乌合之众。不知哪里来的五十几名武装人员,全员轻武器,连个迫击炮都没有。

这帮渣渣只会对射打呆战,毫无战术配合,更没有战场迂回协调。哈桑把手下分成三个小队,能用精准的射击压着对手打。

这帮家伙唯一值得夸赞的大概就是不怕死,敢钉在一个位置不停开火,直到死亡。

他们的装备中有一种小榴弹,类似美军的m406枪榴弹。能在两百内距离上,精准的打到以军头顶上空炸。

哈桑本人就此这种榴弹的亏,一发榴弹从他头皮飞过,在他身后爆炸。弹片爆开扎进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