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05章 出发,去明末

当对手在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使出‘生化战’的阴招,有整个国家做依托的‘圣光’团队内部在更详细,更深入的讨论同样问题。

新团队中,周青峰还是头,他的二级戒指可以带四个同伴进任务。但‘圣光’团队只有两个带一级戒指的被选者,萧金浪和秦清。

所以哪怕增加一批零级被选者后,‘圣光’团队的总人数也只有九名被选者和九十名追随者。除了伊兰和孙洛基,还有杨总师在内四人拿到了自己的时空戒指。

较为特别的是‘搞党政’的退出了团队。他年龄太大,需要专门的医疗团队照顾。放在两千年初还没问题,但明末的环境对他而言不合适。

增加的被选者中,除搞飞机设计的杨总师外,冶炼、材料、医药分别增加了一人。负责医药的是一名五十来岁的院士,女性,姓李,专攻传染病学。

撇除加入时空团队的讶然和不解,当谈论到专业问题,李院士能给‘圣光’团队相当的意见。特别是穿越后的疫病问题。

首先秦清给出一份在2003年时空做的研究报告,“我们携带的物品中不会有超出时代的。比如之前去抗美援朝时代,我们就没办法带晶体管,非得自己研制不可。

同样的,经过现代抗生素对抗变异的病毒和细菌也不在我们携带的允许范围内。但未变异的毒株是存在的。

同样的,我们就算打疫苗也无效,抗体没办法前往它尚且不存在的时代。

也就是说我们或者对手如果携带某些‘古老’的病毒,完全可以带到明末进行释放,并造成巨大的伤亡。”

对于这种可能性,‘圣光’团队不得不防。

周青峰等人推演过,他们认为对手想获胜,要么不做任何干涉,让建州女真自己发展,自动发起萨尔浒之战。

如果要介入,影响努尔哈赤的效率是很差的——一伙言语行为装束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人突然出现,有脑子的都会对他们报以警惕。

想来想去,成本最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释放瘟疫。

但李院士对这个观点既点头又摇头,“根据古代典籍以及流行病学的规律,我们会发现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大疫’‘时疫’的记载。

由于古代卫生条件差,文化水平低。一旦发生瘟疫,经常整个地区的人口会剧烈减少,甚至被清空。

现代一场瘟疫传染几万,死亡几千会变成被媒体大肆宣传的灾难。在古代,如果只死这么点人便是地方官处置妥当,要受到皇帝嘉奖。”

喝热水,勤洗手这些卫生习惯都是建国后培养的。在建国前,烧水的燃料和清洁的用水非常宝贵。

古代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是第一位的。古人并非不知道喝热水的好处,但他们做不到。

“古人对瘟疫绝不陌生。他们虽然缺乏科学知识,但对瘟疫的恐惧造成他们的防疫意识还相当高,就是防疫手段有限。

另一方面,古代交通蔽塞,人口流动少。即使某地发生疫病,传播速度也快不起来。只要即使对疫区进行封闭,控制疫情并非难事。

清末,伍连德处置东北鼠疫的措施就是明证。在当时极其愚昧的环境下,也没有什么医药条件,单纯隔离就能断绝疫情的传播。”

在讨论过程中,一张被重新绘制的明末东北地图投影在白幕上。李院士用激光笔指着地图上两条路线,说道:

“如果我们的对手选择落脚在努尔哈赤的老巢,那么他们释放瘟疫的途径必然是沿着沈阳到山海关一线来。蒙古这条线由于地广人稀,瘟疫很难传播。

但如果仅仅从释放瘟疫来考虑,落脚东北其实效果并不好。换做是我,肯定选择落脚帝都,直接把天子脚下搞成疫区。

顺便说一句,古人也隐约知道隔离是防疫的有效手段。否则就凭古代的卫生习惯和环境,皇宫大院内也不是什么安全场所。

所以仅仅在帝都释放瘟疫还不够,我会派人前往江南一带人口密集区,尽可能造成大规模传染。

不过释放瘟疫的人得不怕死才行,因为很容易把他自己传染上。”

按照李院士的总结——敌人如果真释放瘟疫,造成的死伤必然惨重。但不要怕,疫情在古代很常见。烈度越高的传染病,消失的也越快。

反倒是‘圣光’团队自己得小心点,一旦穿越,医疗条件有限,中招很难得到治疗。这点对敌人来说也是同样的。

“等等......”周青峰忽然举手,“我们在药品方面其实有一种特效药。”

李院士诧异问道:“是什么?”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