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谬矣,这东西恶毒至极啊!”岸上之人捶胸顿足,“你可知这‘一元’兑多少银子?”
“多少?”
万公掂量掂量手中银币,估算道:“这银币虽精,想来反贼是花了大心思大价钱的。可它重量不到半两,了不起兑换半两雪花官银。”
岸上之人呜呼哀哉,叹道:“新华村的反贼黑心的很,拿这‘一元’兑一两雪花银。”
啊万公惊呼道:“这半两不到的银币,兑一两雪花银?反贼何其霸道,盘剥何其之深,太卑劣了。”
岸上之人恨道:“反贼要屯粮,我卖了五十石粮食过去,想与之结交摸摸底。他们就拿这等劣钱来蒙我,我自然是不卖的。
可反贼一点不在意。
乡间愚夫愚妇受李妖妇蛊惑,说什么‘银币精美,防伪可靠,耐磨耐脏,不会锈蚀’,一元兑一两,非常公道。
还说什么碎银劣钱是坑人的玩意,灌铅加铁是奸商所为。银币铜币的币值稳定,兑换找零方便,理应取代银两。
万公,你听听,你听听,这是人话吗?我经商二十几年,生意遍布江南,也没见谁拿半两银币换我一两银子的道理。
可这钱它硬是在流通啊。反贼收银两,出银币,白白大赚。
不少农户就用这银币铜币在新华村买卖东西。好些市井小贩也说银币铜币面值精准,花纹浮点轮齿还能防伪,用着舒坦。 1
况且新华村还出售一些别处没有的精细之物,非得用银币铜币才行,用别的钱币居然不卖。这真是反贼中的反贼,颠覆我大明根基,恶毒至极啊!” 1
万公听得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反贼的银币面值一眼可见,用起来肯定比要随时称重的银两方便。其花纹精细处超乎想象,江南工匠手艺冠绝大明,要说仿制一二倒不难,可想大批流通却是做梦。
货币就是看信用。白银又不能吃,全看社看会能不能接受。这银币若是真用起来,老百姓肯定喜欢。若是还能在新华村买到足够多的东西
“不,不可能。”万公想到深处,反而大笑摇头,“以一村之力如何能供应千家万户所需?这银币量太少,顶多骗的青龙镇乡间十几个村子的愚民。
反贼贪心作祟,自以为得计,想要用不到半两的‘一元兑一两’敛财。
真要用得人多了,银币买不到货物,愚民自然要反噬,反贼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取灭亡。” 4
啊?
岸上之人听得愣住,低声道:“万公觉着反贼错了?” 1
“当然错了,大错特错。”万公仿佛松口气,“贼子就是贼子,只谈眼前小利,没有长远打算。 2
如果反贼的银币足斤足两,我还要怕它几分,甚至要佩服其志向高远。可他们还未发迹就玩这等诡计,了不起是又一个‘白莲教’。”
“是吗?”岸上之人听得半信半疑,心里其实觉着万公只怕错了。毕竟他家就是私铸铜钱的,新华村的银币铜币硬生生影响了利益。 1
“对了,万公。这新华村的反贼不但私铸银币铜币,还放贷敛财。其年息只要一分,已然引得好些农户借钱还贷。”
岸上之人说了半天,乘船来的万公都淡然相对。可说到借贷利息只要一分,他立马跳脚大骂道:
“反贼大胆!我江南六府数千缙绅定下的利钱规矩,它竟然敢改?如此低息,岂不是要搅的整个江南大乱?
这必定又是蛊惑人心,收买名望之举。
可恨,可恨,我明日就速速报到府城,请官兵来剿!
不,不,官兵无能,调兵迟缓,剿不动这等悍匪凶贼。我立马写信,请海上的朋友来帮忙,定要快快除掉它。”
万公语速骤然加快,也跟着跺脚。
岸上之人恭维了半天,此刻心中不屑道:“果然,放‘印子钱’的就是见不到有人抢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