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好。”周青峰跟这些说吴语方言的村民沟通挺累,只能硬生生大喝。“我想接管你们村的事务,你可有什么意见?” 2
耆老一直在哆嗦,好不容易坐到凳上也只挨了半边屁股。再被周青峰爆声一喝,他又趴下磕头大喊:“老爷法力无边,小的听吩咐便是,莫有不从。” 2
带头的耆老磕头如捣蒜,其他村民更是如此,把硬邦邦的地面磕的咚咚响。
呸周青峰才不信。这些村民每次受恩惠或威慑都磕头,可磕头之后又蛇鼠两端,害怕担责。
喊了好几声,村民没反应,周青峰又放低音调,温和劝道:“老人家,你起来。我没什么法力,就是要寻求互助的,也希望你帮帮我。”
听到自己也能被有所求,跪地的耆老才稍稍缓口气,抬起头,“老爷有什么吩咐?”
周青峰挠挠头,觉着自己的言语和工作方式可能不对。他干脆也盘腿坐在地上,招招手把其他麻木村民喊来围坐一圈,沉声道:“你们想不想不交租?”
村民们竟然齐齐摇头,觉着不可思议,绝无可能。
“如果我把你们村的土地抢到手,地租按一成算,你们愿不愿意租?”周青峰又抛出个条件。
耆老和村民再次抬头,但片刻后又底下。耆老更是口齿不清的嘟囔道:“哪有这等好事。这地是有主的,官府势大,我们小民斗不过。”
“如果有人来收租,我负责赶跑。有人暗中打探新华村,你们是否愿意向我们通报?”周青峰继续问道。
耆老还是摇头,要开口婉拒却被打断。
“新华村很快要建第二座磨坊,今后免费而周围的乡亲使用。此外我们村的大夫也可以免费给乡亲治病,只收药钱。 2
村里打算搞合作社,从外面购买五十头耕牛。等开春耕地,租牛的价钱按平常的一半算。只要你们愿意加入合作社,这些好处都可以共享。
你们要做的就是把人力物力交给我们来分配,比如帮忙盯着周围地界的动静。若有歹人前来刺探,提前告知。”
看得见的好处远比空口白牙的许诺更能打动人。
光是治病这一项就是莫大便利——寻常百姓得病只能熬,能把病人送往县城都绝非易事。请大夫上门?更是想都不敢想。
“你们每到春荒时,家家户户都要断炊,必定要借贷度日。我们给你们提供借款,利息按一分算。”
江南一带高利贷盛行,比地主盘剥还狠辣。农户春天要贷款购买种子农具,租用耕牛,秋天收获后不但要交地租和官府征粮,还要还贷。
只要背上高利贷,农户的经济状况就会每况愈下,用不了几年必然卖儿卖女,家破人亡。每个村都有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放高利贷的一般是地方上的缙绅。
皇权不下乡的时代,这些地主小吏动不动盘踞乡村数百年。他们才有财力供养读书人,若能考上秀才,还能免税,免徭役。
地方上的农户为了活下去,纷纷以交出土地为代价投靠缙绅。这更加剧了土地兼并,形成国家收不上税,老百姓活不下去的恶循环。
现在水力磨坊的运行成本几乎为零。‘圣光’团队带来了重达一吨的银币铜币作为资本金,正是把自己做大做强的好机会。
听周青峰说借钱的年利只要一分,南湾村的耆老就心跳砰砰。可他想到的是尽可能借这低利率的钱,转手再高利借给村里其他人。 5
但眼下南湾村稍微能说得上话的农户都围坐在周青峰身前,全都听到这个利率——地方缙绅的借款可是‘三分利’,还是按月算的‘利滚利’。
印子钱的压榨之重,让底层苦不堪言。
听到能借钱,围坐之人总算思路活跃几分。有人低声问道:“周老爷,我正想借个几两银子。”
“住口。”耆老猛然发言,瞪着开口的人,“族中尚未有定论,哪有你开口的份?退下去。”
被呵斥的人当即缩了头,畏惧的缓缓后退。
耆老再看周青峰,又换个笑脸,“周老爷愿借钱,这自然是好事。我愿代为操办,包管老爷获利。”
周青峰的脸却瞬间转阴,场面一时静了十几秒。 1
‘南湾’耆老努力在笑,冷不丁却被周青峰扬手狠狠抽了一记。后者耐不住低喝道:“族权,是吧?我就说你们村的事怎么这么难搞定?从中阻挠的就是你。” 2
耆老是村里长者也是族长,全村事务都得听他安排。他被抽倒后,其身后几名子侄当即怒容相对。可不等他们起身,每人胸口中了一记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