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章 周天王

对了,那池塘还是用炸药炸的,同样省工省力。

负责施工的农业组成员笑哈哈过来,把施工设计和勘探规划图递给秦师爷,看看现场百来号人,朗声开口道:“秦先生,水车工程已经建好,正式交付。

今后你家至少三百亩田地就不用雇人浇水,可以自流灌溉。我看过你那块地,土质不是太好,只能算中田。

但每亩每年打两石半粮食还是绰绰有余的。如果能多多施肥,改良土壤,过两年说不定就能能打五石粮食的上田。”

三百亩?

每亩两石半?

这数字把围观众人弄得心头痒痒。

一名老儒再次拱手道:“小哥,此话可当真?”

农业组成员再次大笑,“我们正在青龙镇建设超过一百座同样的水力机械,要把全镇超过五万亩田地都改成自流灌溉。

若是假的,我们岂不是先害了自己?马上就要开春播种了,各位若是也想搞这水力灌溉,最好现在就动手。

我们新华镇的施工能力也是有限的,先报名先交钱先开工。建一座水力机械,保证各位当年看到效益。

秦师爷,这图纸你可保管好。我们提供三年保修。不过寻常小麻烦,你自己找几个木匠就能修,很容易的。”

图纸是上好的湖州宣纸画的,比例尺寸非常精细,比当前工匠所用要先进的多。秦师爷早就把几份图纸当做地契似的,紧紧揽在胸口。旁人想借阅,他严词拒绝。 1

农业组成员等了等,满以为自己的宣传能引来这帮官绅的踊跃订购,可在场之人彼此眉目观望,却没谁开口就要现场下定。

丧气

工程交付,试运行二十四小时,设备运转良好。

带队的农业组成员给秦师爷培训几名佃户如何操作。双方签字确认,他也就撤了,乘船返回新华镇。

返回的路程上,许多乌篷小船正朝新华镇涌。船上都是些蓬头垢面的破产家庭,每一个都堪称形销骨立,面容枯槁。

现在正是熬春荒的最后关头,也是最难的关头。很多家庭连高利贷都借不到,没有生产资料,熬不下去就得死。

河道上飘着不少浮尸,老人女人孩子居多。有的泡到浮肿,沿途村镇生怕惹来瘟疫,不得不派人将其打捞上来,赶紧焚化。

这些都是死在半道的逃难农户,被家人抛入河中。此情此景颇有些中东难民跨越地中海却死在海滩上的感觉,令人触目惊心,望之落泪。

等工程队返回新华镇,发现事情更麻烦了。 1

松江府的官绅并没有想象中纷纷前来订购水力机械,反而是镇外建起了大量卫生条件极其糟糕的窝棚。

这些窝棚难避风雨,也没厕所,人群杂居,随处便溺。若非天寒,立马就是传染病的温床。

周青峰正杀气腾腾的组建一支‘杂牌军’,打算带个几千人出去吃大户——镇上真的涌来上万人,再不搞人员分流,‘圣光’团队非得被上万张嘴吃垮不可。

“不知道哪个龟孙在背地里鼓动,说什么新华镇在施粥,到镇上就能保命。搞得整个松江府的破产农户全在朝我们这里跑,总数得有几万。” 1

几万饿昏头的饥民一旦被鼓动,新华镇刚刚建好的栅栏围墙可挡不住。‘圣光’团队除了逃命将别无它法。

军事组正打算把这股饥民引到别处去,此刻啥仁义道德都得放一边,只能先确保己方活下来再说。

就当周青峰要带队出发,秦师爷坐条小船进了镇上码头。看到镇上正在分发最便宜的木矛,他大惊失色的找到萧金浪,“萧头领,这是何故?不是谈好了不动刀兵么?”

萧金浪也没法唱红脸了,恶狠狠的喝道:“你们再不送粮食来,我们只能去抢。第一个抢的就是华亭县的松江府城。”

“别,别,萧头领消消气,千万别。”听到反贼们要出去抢,秦师爷脸都白了。他摆动双手,连声安抚,“粮食来了,真的来了。”

“粮在哪里?”

“贵部给在下建的水力磨坊和水车都极好,就连知府大人也亲自看过,赞不绝口的。可府城各家老爷总得商议几天,此外运粮也非即日可得,因此拖延了时日。

如今有十二艘运粮船就在路上,总共两千石大米,就等着萧头领查收。有十来户官绅也愿意尝试,用用贵部的水力磨坊和水车。”

两千石差不多一百三十吨,这点粮食维持不了多久。

萧金浪神色不变,厉声道:“不够,至少得两万石。你们中有人在背后鼓动,引了数万流民跑到我们这来。没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