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李德胜同志自己甚至还有空跑到橘子洲去,来了个旧地重游。
洛甫便也跑了去,正好将这些天积累下来的军事方面的问题向李德胜同志请教一下。自从离开中央苏区之后,洛甫因为实际上管不了军事上的事情,所以也经常到后勤部门来给李德胜帮忙,他们这段时间倒是越来越熟悉了。
这段时间里,李德胜同志对于军事情况的预见几乎就没有不准的时候。很多时候,洛甫听了李德胜的意见,回去参加三人小组会议的时候,就能说得上话了。但是,说得上话之后,最后往往也会以这样的一句来结束:“这是李德胜的看法吧?嗯,既然是李德胜的看法,我们再考虑一下……”
关于能不能在湖南落脚的事情,洛甫当然也和李德胜商量过。李德胜跟他分析了一番为什么现在红军不能停留在湖南的道理,听得洛甫连连点头。然后洛甫一开口,就冒出了这样的一句:“李德胜同志,你今天的一些说法,和我在另外一个人那里听到的很相似。”
洛甫一边说,一边把一支香烟递给李德胜。这香烟是上次战役中的缴获,分配到各级干部们手中,像洛甫和李德胜都分到了一包。只不过李德胜同志的那一包香烟,早就灰飞烟灭了。倒是洛甫不太抽烟,所以身边还有存货,李德胜同志也经常要从他这里打打秋风。
“哪个说过这样的话?”李德胜一边接过香烟,一边问道。
“李校长说过。”洛甫说。
“李校长呀。”李德胜点点头。如今在中国,能直接被叫做“李校长”的也只有李谦了。李德胜一边从口袋里面摸出一个颇为精致的打火机,把香烟点上了,一边说,“咱们这位李校长,那真是个奇才。你看我的这个打火机,都是他们的校办工厂出的。他真是除了一笔字没法看之外,样样都厉害!”
“他的校办工厂、学校、研究所都搞得好。老李,你说将来我们要是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建立起了新中国,李校长是当个科学院长还是教育部长还是工业部长比较好?”洛甫自己不抽烟,便站起身来,走到李德胜的上风方向坐下来问道。
“李校长做这些怕是屈才了。我觉得他都可以做个副总理了。”李德胜说,“李校长和你都说了些啥子?”
洛甫便将当初李谦给他上的那些党课大致上说了一下,然后道:“老李,李校长提出过一个原则,那就是最适合作为我们的根据地的地方,一定是长江水系够不到的地方。嗯他当时觉得甘肃陕西就不错。他觉得那边常凯申限于后勤,难以在那里投入太多的军队。而那里有石油,将来工业也有发展的可能,一旦积蓄了力量,就可以向华北发展。同样因为没有长江可用,常凯申在华北组织战争的能力也远小于在长江沿线。对了,他还提到过,在陕北好像也有红军队伍在活动。”
在陕北当然有红军在活动,刘志丹的红军现在比历史上还强了不少,不过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是有限,所以人民党中央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那边还有一支队伍。
“我刚刚从一份缴获的报纸上看到,李校长在那边挖了一个油井,而且还打算依托这个油田,建一个化肥厂呢。”李德胜说,“化肥厂可是个好东西呀。我们当年在瑞金,想这个东西想得是口水都流干了。我觉得我们往那边去,先找个地方渡过长江,然后经过四川,和四方面军会师,然后在那边建立起一个新的苏区,将来再向华北发展,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洛甫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而且陕北和苏联也比较近。
只是要在中央的投票中让这个计划通过,李德胜和洛甫就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