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39章 走你(圣诞快乐)

在乎,眼中只有目标。

当然日本人不是真傻,步兵冲锋的时候,位于阵地后方的两门掷弹筒开始发力,军统阵地被炸得火光四起,死伤了多名行动人员。

在双方都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掷弹筒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大杀器,一时间左翼的形势岌岌可危。

“呸。”

邬春阳埋头躲过一轮爆炸的冲击波,起身吐出嘴里的尘土,举起冲锋枪朝距离防线只有十多米的鬼子打出半个弹鼓,当场打死了四五个敌人。

旁边的特务听到枪声,就像是听到了命令,也利用各种武器开始还击,将鬼子死死挡在了阵地前。

与此同时,右翼的归有光同样陷入了危险。

比起左翼,右翼的地形更加复杂,日本人无视神枪手的射击,利用掩体轮番跃进,很快就跟小特务们混战在一起。

近距离缠斗中,步枪和冲锋枪威力过剩,容易造成误伤,冷兵器在这个时候比枪支更好用。

鬼子突入阵地后,自动分开以两人为一组,端着带有刺刀的三八大盖,恶狠狠地扑了过来。

若是左重在场,就会发现对方没有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退掉所有子弹,只是将已上膛的子弹退膛,关闭保险后便开始拼刺。

想想也是,三八大盖是栓动步枪,退出子弹至少要完成三个动作。

扳起枪栓。

向后拉动枪栓。

再用手将枪内子弹一一取出。

因为三八大盖的独特原因,未发射的子弹在弹仓内不会自动弹出弹仓,取出全部子弹,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和非常复杂的动作。

每取出一粒子弹,差不多要花2秒钟,这还不算复位枪栓的时间。

那么枪栓不复位行吗?

当然不行,拼刺时打开的枪栓会绊住握枪托的手,这跟找死没有区别。

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往往在多一秒少一秒之间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日本人再傻也知道这点。

无论是一线师团,又或是二线师团,守备师团,日军的交战手册中都没有白刃战退弹以防止穿透伤的要求,只有一遍遍的高强度训练。

这些接受了专业拼刺训练的鬼子,在以往的战斗中,两个人就能打败果军、八路的一个班。

不过那是对付普通作战单位,面对特务时,鬼子就没有这么轻松了。

此次来西北,所有特务都配备了手枪,为了子弹补充方便,还将ppk换成了大威力的1911。

当面目狰狞的鬼子准备用刺刀好好教育一下对方,什么叫武┴士道精神时,遇到的不是刺刀或者大刀,而是一支支11.43mm口径的自动手枪。

每月都要接受射击考核的特务们,看着只有十几米甚至几米的敌人,露出了雪白的牙齿,紧贴身侧的1911猛然开火。

11.43mm子弹具有优秀的停止作用,被击中者会在极短时间内失去行动能力,绝不会出现中了好几枪,仍然活蹦乱跳的情况。

一个弹匣打空后,特务们看也不看倒了一地的尸体,抽出匕首反握,压低身体围着剩下的鬼子进行贴身搏斗。

传统武术圈子流传着一句话,叫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究竟是长兵器好用,还是短兵器好用,这要看兵器使用者的水坪,行动高手用一根筷子照样能杀人。

军统的行动人员,尤其是归有光麾下的特别行动小组成员,从进入军统后就开始了残酷的格杀训练,期间从未停止过。

鬼子的拼刺技术是厉害,可在特务们的眼中,速度慢、动作幅度大,到处都是破绽。

短小锋利的匕首或刺或划,在日本人的颈动脉,下腋处,腿部动脉,脚后跟制造出一个个致命伤口。

混乱的人群中,归有光一个滑铲踹飞敌人,不等对方翻身便飞扑上前,顺手割断了对方的脖子,接着双手撑地向前一窜,躲过了一把刺刀的偷袭。

刺刀的主人没想到他的反应这么快,刚抬起脚想要继续追杀,只觉得腋下一凉,当即浑身无力地瘫倒在地。

“拉开距离,用汤姆逊!”

归有光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短短时间内自己就牺牲了好几个手下,心痛之余喊了一声。

特别行动小组训练出一个合格的队员耗费巨大,别说一个换十个个,就算一个换二十个,他都亏的慌。

主阵地上的左重远远看到这一幕,有心想要派人支援,可手头已经没了任何机动兵力,只得期盼归有光能顶住了。

“不好了,日本人从后面冲上来了。”

不想错过《蝉动》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