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击持续了多久?”
“我想应该是3英寸到3.46英寸的轻型榴弹炮,是从炮弹的破坏力判断的。我旁边的一个沙包木石的结构工事被一枚炮弹直接命中,但没有坍塌。炮击持续了10分钟,当炮击停止时,连长下令发射照明弹,随后我们看见了在兵站外的一大群人。”
调查处的军官低头看地图,核对了一下位置。“西墙当时的防御状态如何?
遭到的敌方进攻是什么样的?”
“状态很糟,我们只是在勉强维持。起初,我们有5或者6挺30口径的1919a4重机枪,2挺50口径的m2,不过,最重要的火力支柱是两辆潘兴重型坦克。但是,交战不久,有一辆重型坦克就爆炸起火。大约10分钟后,另一辆重型坦克也被摧毁了。西墙遭到的敌方进攻是步兵渗透,兵力我想应该是一个营或者两个营。”
“是步坦协同的步兵吗?”
“噢不,是纯步兵。我在西墙持续不断地射击,直到东墙的防御瓦解,当我放弃机枪阵地时,西墙的敌军已经冲过开阔地,这时候我仍然没有看见敌方有坦克或者自行火炮。”
“两辆坦克被摧毁时,你观察到是何种武器摧毁它们的吗?”
“第一辆我没有看到,但第二辆看到了,是巴祖卡摧毁了潘兴。”
“巴祖卡摧毁了潘兴?”调查员从文档资料间抬起头来直视戴维斯。
“可能是仿制的,中国或者苏联的仿制品,也可能是另一种火箭筒。总之是一种火箭。我看见了四百米外他们发射时的火光和烟雾,接着是五个发光的小玩意向我们的坦克飞去,我想那肯定是火箭。其中有一或两枚火箭击中了潘兴。在坦克被全部摧毁后,他们还用这种火箭摧毁我们的防御阵地,尤其是机枪火力点。我遭遇过两发火箭弹的攻击,感谢上帝,都没有直接命中……”
“四百米外?”
“没有四百米也有三百五十米。是的我知道巴祖卡打不了这么远,大概是苏联人的仿制品射程特别远吧。”
……
“马特·托马斯军士,请描述你被俘的经过。”
“我和g连其他人一起,快速穿过云山城向北增援,突然与一股中国人遭遇。在我朝冲上来的敌人猛烈发射子弹,敌人也向我们猛烈发射子弹。g连伤亡很大。排长感觉敌人的火力强过我们,下令利用建筑躲避。隐藏在建筑后面的中国人朝我扔了颗手榴弹。我立刻朝后卧倒,在手榴弹爆炸前躲开了。这时候中国人上来用刺刀戳进了我的右上肩。”
“g连在云山城遭遇的敌军有多少人?”
“感觉和g连差不多,一百多人。”
“你确定?”
“十分确定。当时云山城中有多处起火,我们实际上能看到对方。”
“他们使用何种火器?”
“他们的步枪手和我们一样,使用的半自动步枪。也有一些‘司登’和自动步枪(轻机枪。因为是近距离交战,他们的自动步枪也和bar一样,射手手持,一边前进一边发射。真正可怕的是,他们的自动步枪不是用弹匣,而是用一个弹链盒,子弹似乎永远都打不完……”
……
“上等兵保罗·沃特森,你被俘的地点是哪里?”
“11月1日凌晨,我们营从二号兵站撤出,我又饿又困,这时候一队中国人突然出现在我面前,用枪指着我和马尔科姆·米勒,于是我就放下了武器。”
“马尔科姆·米勒是否也一起被俘?”
“不,没有,他掏手枪的时候被打死了。”
……
清川江。
从11月17日起,志愿军在清川江北和德川以北两线均与“联合国军”脱离接触,并在后撤过程中故意在阵地上和道路旁丢弃部分装备和物品,制造“狼狈撤逃”的假象。同时故意向准备 移交的战俘透露消息,说志愿军粮食供应困难,准备撤回国内。
多管齐下,沃克终于被志愿军的后撤行动迷惑。他开始相信麦克阿瑟的判断:这些志愿军是怯战而退,估计是人数不足以及后勤供应困难,并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对手。只要联合国军不分散开、所有部队抱团推进,这六七万人的志愿军部队就会被赶回中国去。
在东线,124师逐次骚扰阻击陆战一师,在确信9兵团已经抵达作战区域后,124师也从陆战一师面前消失了,西移到旧仓集结休整。
陆战一师谨慎推进,但美步七师可就奔放多了,三个团级战斗队在朝鲜东北部到处跑。在陆战一师前头的是31团和32团,但这两个团都没美步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