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6章,朗道给唐华的打分

双方会谈,唐华上来就先照实说了现在朝鲜的状况。

“攻势停止的主要原因是志愿军的推进距离已经超过了后勤补给的极限。现在,你们援助的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还在交付或者训练,没进入朝鲜参战,所以志愿军的后勤弹药需求量是远小于同数量的苏联军队的,燃油需求量更低。但就这样的很少量的后勤补给需求,我们也无法维持。”

“目前志愿军推进到距离中朝边境线400公里左右的地方。与阿拉曼不同,朝鲜境内是有完善的铁路和公路网的,造成后勤补给极端困难的主要因素,是美国空军高强度的轰炸。”

“如果空中支援无法解决,朝鲜战争可能无法按我们预想的走向而结束,最好的结局是敌我双方在三八线附近进行反复的拉锯战,更差的结局是我们还得退回三九线甚至平壤附近才能将战线稳定下来。”

安东诺夫一边听唐华说,一边在桌上摆的朝鲜地图核对双方的战线。唐华讲完,安东诺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按照中苏武器援助的进度,坦克和自行火炮我们交付的速度很快,据我所知,你们的部队接收装备和训练的进度也很快。预计到今年3月,苏联提供的卡车等运输工具就足可以支持大兵团的机械化作战,你们的坦克师和机械化师就可以进入朝鲜作战。那时候前线的战况就会有很大改变。”

“苏联空军的远东部队目前已开始常态化地进入朝鲜上空作战,而你们空军最近也有飞行员驾驶米格15战斗机升空作战,应该说未来这种制空权劣势的局面会被扭转。”

唐华:“现在前线陷入困难的最关键问题是后勤危机,其次才是缺乏坦克和自行火炮。我们做过统计,在参战的两个月里,我们用于向前线运送补给的卡车被摧毁了三分之二,如果派遣坦克和自行火炮进入朝鲜,那么后勤压力更大。如果要解决后勤问题,那就要先解决空中威胁。苏联空军的掩护,目前虽然进入了朝鲜上空,但活动区域也仅限于从中朝边境到清川江的走廊地带,只占我们的后勤补给线运输距离的五分之一。”

安东诺夫思考了一下,暂时没法回答。苏联空军确实不敢越过国境线太远作战……

唐华:“此前苏联向我们援助了超过10个的高炮团,这能有限改善防空状况,但高射炮只是一种补充性质的对空防御武器,无法单独完成空防任务。在苏联空军深入朝鲜腹地有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另一种防空手段,来改善后勤补给线的空中安全问题。”

唐华看看马林科夫,再看看苏联军事工业委员会派来参与洽谈的代表。“我们需要s-25防空导弹。”

……

莫斯科大学,激光物理会议开完了。

像朗道这样的理论物理狂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物理学家对应用科学也有一颗热爱的心,尤其是苏联方面挑选过参会的专家和科学家,里面有三分之一是国防工业部门的专家,所以在讨论激光器具体细节的时候还是很热闹的。

“唐华院士啊,他和大使馆、联络处参加中国和苏联部长会议的谈判了。”散会时,朗道还顺便问了问唐华在哪,赵忠尧回答道,“我想是因为朝鲜正在进行的战争,中国需要苏联武器援助的事情。”

唐华溜号当然不会仅限于一天,谈判本来就不止谈一天……

当唐华说出s-25的时候,军事工业委员会的代表爆炸了。“s-25?不,这种导弹不存在……它现在还没装备部队。”

唐华:“可是,我听说去年8月,第一特别局的s-25导弹立项的时候,斯大林同志亲自批示:‘我们必须在一年内获得用于防空的导弹’,现在已经过去了五个月,我们现在洽谈导弹的项目,完成谈判,谈妥付款方式或贷款方式,开始启动的时候,s-25应该是研制完成了。”

“据我所知,没有这么快……”

唐华:“那么斯大林同志的批示怎么办呢?一年无法完成研制的话……”

“我知道我知道,第一特别局的总师和副总师已经在别墅院子里学习种土豆了。”

唐华:……

唐华当然知道s-25防空导弹1951年是研制不出来的。

s-25在1948年开始研制,1950年项目转交第一特别局,斯大林下令一年之内研制出来,实际上1954年s-25才装备部队。至于设计师有没有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种土豆,那就不知道了。

s-25“金雕”,北约代号是sa-1“吉尔德”,是sa-2也就是红旗-1/2的前一代。

s-25是中高空防空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