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盒子,就是数据。据我所知,苏联红军现在的总员额是400万人,如果每名士兵的士兵证是一串10位数字,那么……两盒这样的磁带就可以记录全苏联红军士兵和军官的证件号。”
唐华把磁带放进t51计算机底部的磁带机,再在键盘上操作了几下,已经开机的t51的三行段码显示屏显示出一组数据:
ivan 3293491041 5101 1475
“伊万,士兵证号是3293491041,入伍时间是5101,原籍区号是1475。”
入伍年份省略了前两位……又是千年虫隐患的节奏。现在这一卷磁带的存储量是10mbit(用现在的计算机系统定义,是1.25mb),更要紧的是内存只有50k,手动编制的磁芯存储器可不便宜。如果程序代码或者数据能少写两个数字,还真的必须得省下这两个数字来。
磁带机继续读取数据,唐华也不停地按键盘,一个个士兵的资料不断在三行显示屏上滚动。
磁带机的数据往t51的磁芯存储器里挪了四十多k,唐华停下来。
“很好,假设莫斯科州参军的有一千名义务兵,那么现在这些士兵的资料就全在这台计算机里了。当然,在兵役部门的同志可能不以为然,我用纸和笔统计这一千人,也不过是一两盒档案而已。但是,如果要你寻找出服役期达到三年即将退伍的士兵,该怎么做呢?如果要找出所有原籍在莫斯科州科洛姆内的士兵,该怎么找?”
唐华继续在键盘上输入命令,三行显示屏迅速动了起来,不一会儿显示数据处理完成。
“可能需要档案部门翻查一天的工作,现在就已经完成了。不仅完成了,而且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
阵式打印机吱吱开始打纸。这东西……一定要单卖。打孔纸带机可以附送。
一页入伍时间是4801、原籍区号是1472的士兵资料打了出来。
接着,唐华又从计算机存储的数据里面调出了一张公文式样的模版,在针式打印机那里把纸带撤下,把专用的蜡纸换上去,开始打印,打印机的小针慢慢打出了一张白点蜡纸。这种蜡纸送进油印机,就可以印刷出质量还凑合的简易印刷品来。
唐华把这两张纸——一张纸条一张蜡纸,拿给观众,让他们互相传递看看。
最原始的商业/行政用途计算机,就是这样吧……
应该也够用了。
唐华记得univac-1比这个还简陋,不但机器是真空电子管的,全重7.6吨,尺寸4.3x2.4x2.6米,还只有1k内存。还好有224kb的磁带机。关键是univac-1还不带打印机呢。就这样的机器,雷明顿·兰德也敢卖15.7万美元,发售之后因为太受欢迎,还涨价到了100万美元一台(当然,后续批次涨价的同时加了一些外设)。美国人口普查局成批采购univac-1,用了十几年才换。当然,univac-1最著名的事件是cbs用一台univac-1做选民倾向统计,收集足够大的样本数据再做处理变换之后,输出结果证明总统大选艾森豪威尔会获胜,而当时几乎所有民意调查都认为艾森豪威尔会扑。
最后大选结果出来,艾森豪威尔赢了,univac-1也就一举成名。
演示完毕之后,唐华就面临观众们一大堆的问题。来自各个部门的官员有各自的问题。
行政计算机和科研计算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前者的用户一般没有自己编程的能力。现在卖给苏联高校和研究所的计算机,附带一本手册(计算机使用指南和编程指南)就得了,他们要算什么东西,自己编程去,或者大学里抽一名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做计算机管理员专门负责编程。
在政府部门,大概是不行的。
所以,得预先为他们开发各种不同的——软件。又因为现在计算机的内部存储能力实在太有限,如果想让一台计算机完成不同的功能,软件得是用其他方式存储在计算机外,才能成为多面手。
既是商机,也是在加大工作量。
唐华琢磨,计算机所是不是要分裂成硬件所和软件所?这是个大问题。
……
莫斯科大学的激光物理会议。
朗道第一天开会,唐华半路就走了。第四天再来会场,发现唐华依旧溜号。
“唐华院士……今天在为部长会议的领导们开的特别宣传会上推销他研制的t51计算机。”赵忠尧说。
“这个唯利是图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