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会时间不赶巧。1月13日是俄历新年,其实应该更早一点送一小批样品过来,给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几个话筒,上台开口脆,那宣传效果就满了。
……
第三特别局,控制室能做的试验已经做完了,设计局里有一部用于测试的雷达,作为测试配合机的图-4已经在上空转了两天,雷达开机跟踪图-4,然后模数转换、火控计算机刷刷工作,用纸袋
总师摇电话通知靶场,接着回头对唐华说:“来了。40分钟以后,靶机飞临靶场上空。”
计算机系统改组设计完毕,唐华现在其实不着急了,让导弹试验场按部就班地试射就好。至于总师急得不行,大概是“西伯利亚种土豆”让他的压力有点大吧。
40分钟后……
天上还是啥也看不见……
这可不是在沈飞捡破烂捡到的零件凑出来的20年代水平的靶机,而是特制的中高空靶机,今天的飞行高度是6000米,速度420公里/小时。
要想看见靶机,只能用那台高倍自动跟踪的光学测量系统,而地堡里只有1台,总师现在趴在目镜上不挪窝。
“第一发……我似乎看见了……飞向目标……飞过了……该死,肯定是和靶机擦身而过。”
“第二发……飞向目标……靶机……摧毁了……”
“尊敬的总师同志,其实不必要把两阶段试验同放在一天做。”唐华说,“斯大林同志给的最后期限是今年8月,我们还有6个月的时间完成试射和定型。”
“并不是,我们的时间并不充足。”总师对唐华说,“以后还有很多修改,尤其是第二方案,弹头重量变了,整个导弹前部可能要重新设计。”
“弹头重量变了?”唐华突然想起一件事,赶紧揪住总师继续问,“第二方案,是不是核弹头做战斗部的防空导弹?”
总师摊开双手,对唐华露出个诡异的微笑。
“2万吨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