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3章,唐华和荣老板谁更有钱

吹就能把温度降下来。”

粟峪:“锡联,你前段时间跟我说过红旗-1导弹发射车好像有个小毛病。”

“啊,是的,小毛病。导弹发射的时候驾驶舱烟很大,尤其是环境无风的时候打两连发,车里进烟呛人。”

唐华:“哦,驾驶舱气密性不好。为什么四个多月一线指战员一直不跟装备部门反映呢?”

陈锡联:“他

们觉得这是小毛病,操作员和司机戴个防毒面具就自行解决了。”

“嗨。装备有缺陷有故障一定及时向上反映,不管是关系到武器技战术性能的还是什么小毛病。不就是增加气密性,再搞一个空气滤清器么……”

……

另一张桌子。

荣益仁一个月前没想到会以工商界特邀列席代表的身份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一天前没想到主席会请他吃饭。

父亲的病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能出屋慢走,坏的时候在病床说胡话。

在那次病情好转之后,荣益仁又继续和父亲聊了几句。父亲没有明说,但荣益仁明白,父亲意思不是让他当科学小王(唐华是科学大王),而是让他更靠近高层。

父亲大概是嫌他现在华东行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特别顾问的级别不够高吧。

然而,级别高了,以后就可以一直保有家业?这逻辑怎么听着不太靠谱呢。

走进宴会厅,荣益仁脑子里还在想这个问题。政务院秘书把他领到桌边时,主席和总理从座位上站起来迎接。

“荣先生,民族资本家的‘少壮派’呀!”

“这可是苏浙沪都很有名气的荣老板呢!”

荣益仁:“……哪里……哪里……”

三人重新坐下,主席微笑着又补充一句:“你来了,很好。”

总理看荣益仁有些拘谨,就先开话题聊了聊上海的近况。荣益仁也打开话匣子,从解放前后的对比,到陈市长到他家赴家宴,再说到他家的厂子最近的运营,以及年初发不起往年惯例的年终奖,工人闹意见最后陈市长出手援助的事。

主席:“工商业者不是国家的负担,而是一笔财富,过去和现在都起了作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是现代化的,不是手工业的。……这一点工人不大了解,应该向工人说清楚。”

荣益仁:“工人很辛苦,还有解放军志愿军,都在为国立大功劳。以后我还是要多做好事,为人民做好事。”

“好事做得越多,越有名誉,人民的奖励也越多,人民是不会忘记的。”主席对荣益仁说,“大家要把心安下来,不要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要减少吊桶,增加抽水机,如果能全部改用抽水机更好,这样才好睡觉。”

主席和荣益仁都笑了。“主席,总理,希望你们能抽出时间到上海去,更希望到我们厂看看。”

总理接过话:“我有一个问题,只是好奇,没有别的意思,随便问一问而已。荣先生,你和唐华谁更有钱?”

荣益仁:……

他只是认识一些消息人士,这些消息人士又不是统计调查专家。他只知道唐华在江浙沪都有产业,都是深藏不露的那种,唐华究竟有多少资产,他还真不知道。

主席:“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嘛。今天两位当事人都在,让他们面对面说个清楚就可以了。”

主席和总理转过身来朝不远处的另一桌招手,荣益仁顺着就看见了在那一桌的唐华,正跟几个军队的高级干部聊天聊得火热。荣益仁还认出了其中有曾任上海军管会副主任的粟峪。

……

“主席,总理。”唐华看见招手,就从那一桌过来。

“这位是上海来的荣益仁荣老板,这位是唐华。”总理给两人做相互介绍,“你们俩以前应该互相听说过名字,不知道有没有见过面?”

“对荣老板闻名已久,但之前没有见过面。”唐华看着荣益仁。

嗯,原来日后的国家副主席,在主席总理前也拘谨得跟小学生一样啊。

荣益仁:“唐先生是为国立功的大科学家、大英雄,不敢跟唐华比较。”

唐华:“荣先生待员工厚道,做生意也很有信誉。我大连的服装厂,棉纱就是从荣先生的厂子进的货。”

大连的服装厂?荣益仁心里咯噔一下,我那些消息人士怎么没跟我说过唐华在大连也有厂呢?

荣益仁:“……唐先生的产业技术水平都很高,在我们业界也都是佩服得很。”

唐华:“那些都是些小技术而已。而且我名下的厂子企业迟早是国家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