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5章,光通信与光导纤维

一时期的歌唱家以及第一批入朝慰问团的部分团员来客串,然后再加上周璇。

再加上唐华……

唐华这次不唱歌了,但是写了歌。

胡松华在台上唱的就是唐华写(抄)给他的。不但歌曲,连胡松华手中的麦克风也是唐华做的。

仿舒尔58的xuan-1话筒投产差不多一年了,其实销量也还可以,——虽然不如唐华的预期,不过考虑到只在苏东和中国销售,范围不够大,因此倒也还能接受。

小巧的麦克风让演唱者在台上可以手持唱歌,台风更活跃,而且这货音质比大型固定式麦克风还要好一些。胡松华虽然只是在排练时才用上麦克风,也很快学会了边唱边走、转身、(深情)俯首仰头、走两步薅一薅麦克风线……等等常见的舞台动作。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风霜雪雨博激流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

少年壮志不言愁……”

胡松华一曲唱完,全场鼓掌,还有好多老师教授热泪盈眶——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参加过当年的一二九。

唐华自己也鼓掌。

胡松华这嗓子,这唱功,合适。要是换唐华来,还真hold不住刘欢的风格。唐华认为胡松华很合适唱刘欢的歌的另一个原因,是他长得也有点像刘欢。——嗯,别看胡松华虽然是胡军的大伯,但长相很不一样。

胡松华唱罢,再轮过一个小合唱,该周璇上场了。

周璇刚走上台,下边观众就有鼓掌欢呼的。周璇也带着笑容,持麦克风的手挥起来向台下示意。

持麦克风的手挥起来……

这麦克风……

没有线……

台下的清华理工科学生最先反应过来,“轰”地炸了。接着所有观众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操纵聚光灯的周光召在掌声最混乱的时候,恰到好处地把聚光灯从周璇身上移动到舞台一角,照亮了在黑暗中调试刚给音响系统插上的无线接收机的唐华。

唐华知道这灯泡王周光召在捣鬼,但也只好转过身来,向台下挥手示意。

这下,观众除了掌声,还有“哈哈哈”“唐老师!”和喝彩声。

台下,郑毓英转头看着赵忠尧:“你看小唐虽然忙着发明导弹计算机火箭炮,也没忘记给老婆发明一个无线话筒,你呢?”

赵忠尧:……

要是唐华听到这番话,估计会反驳“师母啊,这看起来是一个无线话筒,实际上可是四千外汇卢布呢!”

但说实话,赚外汇是一个方面,唐华周璇自己用起来舒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直到台下的热度过去一些,周光召才把聚光灯重新打回给周璇,唐华也走回座位。悠扬的大提琴bgm已经响起,要开唱了。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

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

一二九运动只是一件发生在16年前的事,想想还真是难以置信。

16年前,正是热河事变中国惨败,1935年6、7月的《塘沽停战协定》和《何梅协定》,南京政府把热察奉送给日本,接着日本策划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要把平津在内的河北的部分主权也拿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所指的就是此事。

一二九运动的意义在于它取得了部分成功——国府不得不反对日本策划的华北自治,这个自治运动暂停了。因此一二九也成了新中国仅次于五四的青年节日。

14年前的七七事变还是让整个华北沦陷,淞沪抗战上海南京沦陷。13年前,武汉会战,华中沦陷。

14年前,为躲避战火,历史学家钱穆从北平撤到武汉,又从武汉被日军撵到重庆。在重庆的防空洞中,身边是哭喊的难民,头顶是重磅炸弹的轰隆回响,钱穆匆匆写下了《国史大纲》。这是一部只有上下两册的极简史,而且其中还有不少错漏和考证不严谨之处,完全不像出自一个历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之手。钱穆对此的解释是:当时他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已经做好亡国的打算了,但希望子孙们在中国彻底被日本占领后别忘祖先文明,这本《国史大纲》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国之心。

不过日本没能灭亡中国。中国和日本斗了8年,中国越来越强,日本越来越弱,最后日本自己先趴下了。

6年前,日本投降。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