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导到差不多的区域就行。
除了研究哑弹,志愿军还统计出了美军投放的“惯性制导滑翔炸弹”的命中范围,这次美军投放的130多枚滑翔炸弹,其中半数集中在500米x1500米的椭圆形区域内。这种精度吧,说威胁真有一点,但又不算致命,比如平壤铁路货运站在被炸后只停摆了几个小时,6月19日中午油库就完成灭火清理,当天晚上驼峰编组恢复使用
。
虽然损失不大,但关键是这种滑翔轰炸方式可以在s25防空导弹的40公里有效射程外投放,载机本身是安全的。美军显然觉得这种轰炸方式不错,6月20日,远东空军又是几十架飞机浩浩荡荡从海上靠近平壤。
志愿军空军这次终于出手,在平壤雷达站的指引下,空2师的三十多架米格-15首次执行了海上截击任务,击落1架b-29、1架a-26和3架护航的f-86,志愿军空2师损失5架米格-15。虽然击落敌机不太多,但打乱了美军轰炸机的队形,后者慌忙投出滑翔炸弹就掉头飞走了。
这次的100多枚炸弹全部落进了平壤市区。
因为平壤的s-25防空导弹基地已经投入使用大半年,这大半年时间里平壤就没遭受过轰炸,有时候平壤市民都觉得这是个和平状态的城市。平壤的军队、军事设施还保持警戒不忘防空伪装,但市民已经比较放松了,不少人都不理防空警报。
130多枚滑翔炸弹在平壤市区造成310人死亡、600多人受伤,炸毁了一大片民居。
美军的轰炸可闯了大祸,因为苏联驻朝大使馆也在炸弹的覆盖区域内,使馆被近炸炸弹毁了一面墙,三名使馆工作人员受伤。
……于是中朝苏记者在现场报道,苏联外交部在发照会,联合国安理会的苏联代表团也提议案抗议。
也难怪苏联反应这么大,因为最近8个月平壤就没遭过轰炸,不但平壤市民,就连苏联大使每天下午都悠闲地坐在大使馆阳台看日落。
美军使出浑身解数辩(shua)解(lai),说滑翔制导炸弹本来瞄准的不是平壤市居民区而是军事目标,只是因为在海上遭到中国军队飞机的拦截,轰炸机大队提前投弹而未来得及重设惯导系统的初始参数,所以炸弹就全偏移了几公里,落到了平壤市区。
这个辩解虽然可能真的有道理,但显然无法成为免罪符。苏联不依不饶,要求追究美国空军高层的责任,至少要把美军远东空军司令交出来背锅苏联才满意。
……
“所以,这就成了我军发动第六次战役的合理正当理由?”唐华问。
“不管美军有没有轰炸平壤,我们都要发动第六次战役。”
50中心的志愿军第二参谋部部长邓桦来到超算厅,回答了唐华的问题。
“5月5日美国代表团宣布停战谈判休会,一直到现在就没恢复过。6月8日起,美军在东线大麟山持续对我方的防御阵地实施炮击和连级进攻,双方在一个山头反复争夺了一个星期。志愿军早就做好了第六次战役的准备,总理也发话了,美军蓄意破坏谈判在先,挑起战斗妄想击退中朝军队,我们不会被动地‘哪里挨打哪里扛’,以后无论美军在战线哪个地方攻击我们,我们就打汉城。”
唐华:“……”
太对了,这才是应对美国人挑衅的正确方式。
第六次战役怎么打的呢……
如果说第五次战役志愿军用了一招“德味”的闪击临津江+迂回东豆川割裂美军,第六次战役志愿军的打法就是“毛味”十足,大纵深突破。
战场还是那个战场,战术就不是以前的战术了。
第六次战役志愿军在西线投入6个步兵军(其中4个军进攻、2个军预备队)、2个坦克师另2个重型坦克自行火炮团、2个炮兵师和1个火箭炮兵师,朝鲜人民军投入1个军(人民军第1军团)。
在东线由39军和67军担纲,在炮兵支援下准备聚歼南朝鲜第4师的1~2个团。
其实在西线就是预定第四番轮换的部队提前入朝、第三番在朝作战的部队不提前走,这样就凑齐6个军了。坦克师也是一样,第四番轮换的坦克1师提前入朝,第三番的坦克3师没走。
第四番轮换的部队可不是新丁,而是第一番入朝的19兵团三个军,打完第五次战役和东豆川反击战之后才回国的。
志愿军参战坦克近800辆,抗美援朝至今最多的一次。3个独立炮兵/火箭炮兵师,也是抗美援朝至今最多的一次。
1952年7月1日中午,秘密入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