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3章,是滑翔机钻进了防空洞

在美骑一师第5团指挥部被端掉的同时,南朝鲜第9师的师部——在高阳附近的一座石质旧仓库,被两枚激光制导炸弹掀上了天。

像今晚这样的事情,1950年11月的112师发生过一次。

那是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的时候,112师的作战科、后勤处、卫生部等参谋勤杂机关和野战医院隐藏在一座山洞中。野战医院接送伤员的卡车在洞口停留时间过长,被美军飞行员注意到。然后一架f-80战斗轰炸机对山洞发起了攻击,飞行员用上抛式投弹,将炸弹直接从洞口扔了进去。炸弹爆炸加上后勤处在洞口附近堆的十几桶汽油被引燃,导致112师一次空袭损失8个正团级、4个副团级干部,干部战士总计牺牲232人。

现在看112师的战史,烈士名册当中就有长达好几页相同的“牺牲于1950年11月5日”。

1952年的10月13日……今天晚上的事,就算是一报还一报吧。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第二天早上,唐华在9点准时走进战情中心。

哇塞,今天的人来得也太齐了吧。

主席总理都在。聂帅、刘业楼,最近经常玩消失的徐帅和粟峪也一齐出现了。

……

“制导炸弹首战告捷,这战斗的首功应该记在68军和66军特种作战营上面,悄无声息潜入敌后,接近敌方指挥部,为制导炸弹提供激光引导,……这些特战队员都是身怀绝技的英雄。”唐华说。

“特种部队干得很漂亮,但特种二型才是战斗的主角嘛,”刘业楼插话,“特战队小组再厉害,也不能十几个人把一个团部给掏了,对不对?”

唐华:……

低头看了一眼作战简报,“杨育才小组”五个字特别醒目。

奇袭白虎团。

刘司令员啊,你可不知道,杨育才真的能十几个人,用冲锋枪和手榴弹就把南朝鲜军一个团部给掏了啊。

“特种二型激光制导炸弹,那要从激光开始说起。1950年底,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我和清华大学的赵忠尧教授、钱三强教授共同发明了激光……”

对,今天唐华在这儿,主要是跟诸位大佬解释这激光制导炸弹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空军对地面目标的观察搜索,除了目视方式之外,雷达和红外这两种方式的效果其实都不太好。”

“比如地面有一辆坦克,飞机用雷达对着地面扫描一圈,发现一个反射回波最强的物体,它是坦克吗?很可能不是。这个信号最强的物体其实是坦克旁边的铁骨篮球架。因为篮筐和支架刚好形成了90度的全反射角。”

“如果不用雷达,改用被动红外探测装置,那就能发现坦克了吗?也不一定。搞不好坦克附近有一群熊孩子在烤红薯,他们烧的红薯灶温度比坦克高,红外特征信号最强。”

要让雷达和红外探测仪能够有效对地观测,雷达得是合成孔径雷达,红外探测仪得是红外热成像探测仪,而且两者都需要配用计算机进行模式识别。这个……且等几年再说吧。

“所以,要想让制导炸弹或者导弹准确地找到要攻击的目标,让制导系统开始工作,指引炸弹或导弹向目标飞去,最好是用某种独一无二的标记方式,把目标从其他地面上的杂乱背景物体中标记出来。”

“激光就是目前比较合适的目标标记方式之一。首先激光是一种单一频谱的光,非常的纯,比如这个激光器,它发出的光就全是波长为436纳米的光,一点其他波段的杂质都没有。”

“那么我就让特战队员携带一台这样的激光器,用波长436纳米的激光照射要攻击的目标。哦,因为激光不仅单一频谱而且还有同向性非常好的特性,它发射激光的时候旁边的人看不见一条亮亮的光柱,只是发现目标身上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亮点。而且如果敌人不仔细观察分析,都搞不清楚这个亮点光源源头的的确切位置。”

“激光照射在目标身上,然后向四面八方反射。这时候,我在制导炸弹或导弹上安装一个导引头,这个导引头对其他任何频段的光都视若无睹,唯独对波长为436纳米的光线非常敏感。那么当制导炸弹飞近,它很快就会发现地面上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不断散射436纳米电磁波的物体。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导引头计算出偏航量,发送修正指令给舵面控制系统,制导炸弹就循着散射436纳米电磁波的地方飞去,直到命中目标。”

“激光制导方式的优点是如果制导系统的控制原理、控制方式正确,那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