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章,眼见着科技树点歪了

“瓦格特先生,瓦格特先生?!”

前纳粹科学家、现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员理查德·瓦格特从一堆仪器和电缆中站起身来,扶扶眼镜。

“我在这儿,有什么事,尊敬的先生?”

“请你跟我走,”美国空军部长助理疲乏地说道。“中国人把bv246与gb-4结合在一起,研制出了一种新武器。我现在带你去见gb-4的研制小组,并加入他们。”

“gb-4?gb-4是什么?”瓦格特被两名西装保安带着往外走,一边走一边扭头问助理。

“美国曾研制的一种秘密武器,非常厉害。你到那里就知道了。”

……

清华大学。激光物理第一课题组。

唐华、梁桂明、周光召、空军副司令常钱坤、空军工程部薛少青在实验室的小会桌,一人拉了一把椅子随便坐下。

“哦,你们的墙上应该贴上这个,第一课题组a组的成果,不对,战果。一定要挂在墙上给所有成员看到。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你们正在做的工作有多么厉害。”

在正式开说之前,唐华从包里拿出两张大号冲印照片,站起来用图钉钉在墙上。

南朝鲜第9师参谋长朴石昌,一脸的严肃。

美骑一师师长亚瑟·特鲁多,照片可能是刚刚升任少将时候拍的,一副墨镜,四十五度仰头看天,嘴角大咧开笑得很开心。

第一课题组最初被分配了研制激光照射器的任务,只用了半年梁桂明和诸国祯就把符合要求的激光照射器研制出来了。随后唐华让第一课题组一分为二,诸国祯的是b组,带一堆人搞激光陀螺;梁桂明的是a组,继续跟进参与激光制导炸弹的全程研制。

激光制导炸弹1952年6月研制完成,激光制导滑翔炸弹1952年7月研制完成。b组那边,诸国祯一头跳进了激光陀螺的大坑,现在还没上岸呢。

“哈哈,哈哈,”常钱坤看见墙上的两张照片也乐了,“那几个小岛不算,空军在朝鲜陆地上空两年不出动,一出动就炸了两条大鱼,我和刘司令员在陆军兄弟跟前腰杆子一下就硬起来了。技术装备啊!空军的确是工业和技术密集的军种。”

“第一课题组a组圆满完成了第一个研制项目,而且梁桂明跟项目跟进到底,几乎等于是全程参与了。”唐华说,“这是这一类武器系统的第一代。有第一代就有第二代,武器总是要不断改进的,你不改进,不推出新的更强的装备,别人就会赶上我们。现在要开始研制的项目不知道算是第二代还是第一代改,但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开始研制的新激光制导弹药体系,就需要周光召,或者说需要周光召的研究成果,所以我把你拉过来开会了。”

唐华把目光转向周光召。

“你们课题组去年底完成了激光通信的原理验证,成功地用激光作为载波实现了信息传输。我就要这个。”

……

美国空军莱特野战装备实验室。

“噢,这就是gb-4?虽然我第一次看见它,但凭我的经验能大致猜到这是什么。美国的制导炸弹,太了不起了。”

瓦格特浓重德国口音的英语让整个实验室研制团队都把目光投向了他。

“他是理查德·瓦格特,空军去年底投入使用的反辐射滑翔炸弹、滑翔制导炸弹的主任设计师。”空军部长助理简单给瓦格特做了介绍。

“上校先生,您的推测是正确的。要从空中准确命中一个防空洞,或者一幢掩藏在其他房屋当中的房屋,红外或雷达制导都是不可行的,但电视遥控制导炸弹可以做到。”

gb-4的设计师奥德福德没理会空军部长助理,而是与更早到场的一个美国空军上校说话。

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队莱特野战装备实验室开始研制mx-108项目,也就是gb-4制导滑翔炸弹,1944年7月宣布研制完成。但靶场试验成绩不太好,一边靶场试验一边改进,一直改到日本投降,二战结束,整个gb-4项目中止。

gb-4头部装一个电视视摄像头,弹体装一套电视信号回传系统,轰炸机接收到电视信号,把画面显示在电视机上,飞行员就可以从屏幕的十字分划线估测出gb-4与目标的偏移量,按动手柄发送相应的修正指令,传送给gb-4,这样炸弹就能在滑翔20多公里、离轰炸机很远的时候仍能进行制导。

“中国人的滑翔制导炸弹的信息,所有我们收集到的都写在报告里了,”上校说,“第一,滑翔距离,中国轰炸机在6000米高度投放炸弹,炸弹至少滑翔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