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三章,开会了,都去露个脸

教完了重工业部电子信息工业局的工作汇报也顺便讲完了,翘会还不耽误正事。

今天这第四次会议,头一天也趁着讲解投票计票系统新功能的机会,也把重工业部和电子信息工业局做的事blabla讲了个七七八八。

“战情中心、总参情报部我的办公室……”唐华回总理。

“战情中心没人。总参也是。主席在这儿,朱老总和我也

在,粟参谋长也在而且他要从头出现到尾,连邓书记也从福建飞回来了,他们两人都要连续高调露面。”

“明白了,”唐华说,“瞒天过海。”

几十万大军的调动要隐藏,台湾战役要用的粮食弹药燃油武器的运输也要隐藏,指挥员所在的位置当然也要做战略欺骗。也就是要在所有人面前显现出假象:粟峪在总参继续为抗美援朝担任后方参谋工作;邓书记在忙于政务。

“所以你也在这里呆着。这一次会议没有列席代表的审议评议环节,一共会期就四天,不会太长的。”

……

“达瓦里希粟,您对朝鲜人民军和志愿军在抗击美国的战斗中的表现各有什么评价?”

一天的会议之后,趁着散会但代表还没完全散场的机会,《真理报》记者问粟峪。

“中朝两国唇齿相依,两国人民情如手足,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都是人民的子弟兵,在战场上一样的英勇顽强,都是值得所有人敬佩和学习的英雄。”

粟峪回答了一个模版式答案。

“我们的总参谋长什捷缅科两次来中国,请问苏联总参谋部和中国总参谋部的交流与沟通,是否对中国参谋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嗯……”

粟峪张张嘴,眼睛一转,离着几米远的唐华正在看着他,一副夸张的姿势,左手手掌伸出摊平,右手手指拼命戳着左手手心。这这是提示粟峪看之前准备的纸条。

“在中苏两国友好同盟的背景下,苏联与中国在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在主席和斯大林同志的关怀下,我军总参谋部与苏军总参谋部也在进行密切的工作交流,这标志着中苏两国、两军的交流和发展在按计划进行。”

“您好,我是《大公报》国际电讯记者,请问粟将军,中国与美国是否有诚意停战,中国与美国未来的关系会如何发展?”

粟峪:“这个问题……它太大了,我没什么可以说的。”

《大公报》的记者没问到答案,四处寻找还没有走的自己又认得的代表。

“唐华先生,唐华部长,”记者赶到唐华身边,见唐华停下脚步,就把刚才的问题又说了一遍。

“这位记者,你……”唐华换上了粤语,“是香港《大公报》的?”

“唐部长,我是浙江人,民国37年才到香港工作……”

接过《大公报》记者的名帖,唐华对着查良镛咧嘴笑了起来,笑得查良镛一头的雾水。

“哦,那个问题,粟峪同志怎么回答,我也就怎么回答。”唐华说,“你没预约采访主席和总理?这种问题得在采访他们的时候才问。”

“好吧,”金庸叹了口气,预约采访主席哪那么容易啊。“不过唐部长,我也想采访您几个问题。”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