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五章,你这是炸胡

“唐华!我们可能忽略了朝鲜同志传递的情报,你看,人民军南方游击队的报告!”

开会开到一个多小时,李刻农猛然想起了什么事,出门去取了一叠材料回来。

“1953年2月初开始,美军工兵团在龟尾市集中20多辆工程车、施工车,运送钢结构和建筑材料,加固龟尾市的公路桥。龟尾市公路桥长75米,原承重能力50吨,刚好可以通行“潘兴”“巴顿”重型坦克,本来是不需要加固的。”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忠清南道的天安,也是美军自己动手加固桥梁,原先的桥梁也没有任何毛病,但就是最大承重能力50吨。”

唐华在墙上的朝鲜半岛地图,在两座桥梁上打了个圈。这两座桥梁极限承重是50吨,如果按80吨的“原子安妮”通行标准,这两座敲的端板补齐之后,“原子安妮”从釜山上岸,先走铁路运输过庆尚南道、全州,因为隧道进不去的关系,在公州下铁路走公路,然后是天安、平泽——平泽是最靠近双方控制线的美军军级指挥所。再往北其实也是有公路的,而且桥梁状况也还可以。这是东线。西线也一样,龟尾市就是在西线。

人民军游击队是几队人共用一部电台,而且还经常故障,2月初发现的状况2月底才向平壤报告,平壤随后把情报在三月初转发给了志司和北京。

“美军工兵加固桥梁的行动是很明显了,”唐华说,“我们可以从釜山向前线画出一条线来。美军的核火炮从釜山上岸,就可以庆尚南道、全州、公州,天安,平泽,一直运送到西线,动线是釜山、大邱、龟尾、原州最后到春川,可以很靠近我军的控制区域,发射核炮弹。”

“艾森豪威尔要进行他的核威胁了。”李刻农说。

“不,我可以试着搞清楚它的核威胁到底能否成立。”唐华说,“趁现在天还不晚,以总参的名义急电苏联总参。”

在原来的历史上,唐华记得,美国在1953年3月是没有核火炮系统的。

“原子安妮”的样炮是造出来了几门没错,可美国现在没有核炮弹。

1953年3月,美国在内华达核试验场开始“终结孔径”行动,也就是进行一系列的小型化核弹头试爆。3月17日测试了一枚16000吨当量的小型原子弹“安妮”,试验成功。然而它虽然名叫安妮,但并不是一枚炮弹,而是在验证美国设计的新的小型核装置是否可行。然后在3到4月份,又试爆了其余5枚原理验证弹。6枚原理验证弹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美国马上将经过验证的核心塞进炮弹里。5月25日,制作出来的第一枚核炮弹——当量15000吨的“伽堡”由m65火炮发射并且爆炸成功,这时候美国才研制出了核火炮系统。但批量生产的w9核炮弹是1954年才交付给美军的。

“伽堡”的编号是w9,后来改进成w19,还是280毫米口径,当量从15000吨到20000吨。w19又改成了w23,口径从406毫米增加到406毫米,然而核心其实没有放大,当量还是20000吨。

再后来,美国就不搞核炮弹了。

现在是1953年3月中旬,如果美国没有因为特殊原因加速核炮弹的研制,那这会儿艾森豪威尔运到南朝鲜的两门核火炮根本就没有核弹头,只能打280毫米口径的榴弹——不知道美国人给它配榴弹没有。

电报发出,唐华和李刻农两人在情报部办公室里坐等。这一次回电倒是挺快,一小时不到。

“苏联总参信任你方对美军核火炮系统正在部署到朝鲜半岛的判断。对于美国核火炮系统配用的核炮弹,我方情报系统保持着对项目的长期跟踪,但需要时间汇总和遴选信息。24小时之内我方会搞清楚这一事情并回复。”

……

因为信息的时滞,在唐华、李刻农和总理碰头开小会之前6个小时,釜山港和釜山市的一部分地方已经看见了“原子安妮”。

七千多吨的滚装船万里迢迢,从美国东海岸一直开到釜山,在釜山打开舱门,放出两台巨大的车辆。四轴14轮,全长26米,简直就是一列可在公路上行动的火车皮。车上就一门炮,炮管长十几米,比之前人们见过的任何陆炮都粗。两辆大炮车从船肚子里开出来后,又零零散散地开出来十几辆载重汽车,带着不知道什么设备,车队一起缓缓离开码头往美军基地开去。

尽管港区严密设防,但仍有一些普通市民看到了这种巨大的火炮。无孔不入的记者又向市民打听,得到了一堆的二手消息,再将二手消息汇总起来,整理出了半猜测半分析的新闻报道。

《史无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