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向蒋英介绍介绍柏林的历史。
“看你今天兴致这么高,”蒋英笑着说,“那今天晚上不写书了吧?”
“今天晚上……不写就不写吧。不过回国这一路上我还是要写几个字的,这样到了北京,我就有一份书稿能在唐华面前拿出手,要不可就被人看扁了。”
“《工程控制论》。你都写了一年多了。你老唠叨的那个唐华是不是也发明了什么理论?”
“对的,他也有一个理论,信息论。”
……
“尊敬的先生和女士,不知我能否请教几个问题?”
在一家饭店用餐时,一个德国老头走到了钱学森和蒋英的餐桌前。老头先是用俄语问了一遍,看钱学森露出迷惑的表情,就又用生硬的英语重复了一遍,这回钱学森听懂了。
见钱学森点头,老头高兴
地说:“容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汉斯·休塔特,是这家餐厅的会计。我有一个前同事,汉斯·施密特,战后在莫斯科的一家导弹研究机构工作。还有一个前同事汉斯·舒尔茨,现在在基辅的一家火箭研究所工作。”
汉斯·休塔特的两个前同事的供职单位让钱学森眉毛一跳。
汉斯·休塔特继续说:“总之由于一些原因,我在战后只能在这个餐馆从事会计工作。哦,请问您二位是中国人吧?”
钱学森点头。
汉斯·休塔特:“那您是中国外交人员、政府外派考察人员、情报人员或者科学家吗?”
钱学森属于第四种,点了点头回答道:“您可以叫我钱。”
“钱先生,我那位在莫斯科研究导弹的同事汉斯·施密特有一次写信告诉我,如果想继续我们小组的研究,那么除了莫斯科,还可以尝试去中国。或许那里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钱学森把手里的酒杯放下,“你以前工作的地方是佩内明德?”
“确切地说,我是在德国陆军兵器局,当然也经常出现在佩内明德。1944年8月从那儿调走,执行别的任务,此后在东德一直呆到战争结束。”
“有军衔或职级吗?什么军衔?”
“1945年我是少校。”汉斯·休塔特说,“离开佩内明德后,我们先前往里加,想在里加建立一个打击列宁格勒的导弹发射场,但刚抵达里加不就,苏联红军就发动了攻占里加的战役。1945年1月,我们退回德国并丢失了所有的导弹阵地,我事实上那时候就失业了。”
噢,少校。钱学森心里想,才少校,够干啥的。要是他战后是被抓到美国,都没资格让我出马审讯,少校级别太低了。
“所以呢?希望能在我这里找到前往中国的办法?”钱学森问。
“是的。”
“汉斯先生,其实我是个科学家,不是外交人员也不是政府人员,我只能带你引见中国驻东德大使馆的人。”钱学森说,“不过如果只有你一个人的话,前往中国倒不是特别难。”
汉斯·休塔特:“不只是我个人到中国。我还有一个礼物。”
钱学森:“?”
“一枚v-2导弹的壳体。1945年在运输途中断裂成两个分段,被丢弃在乌瑟多姆一个奶牛场附近的森林里,我想现在应该还没有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