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一提起这事我都觉得脸上无光。”罗顺初说,“52年中苏签了那个协议之后,不是要选送潜艇兵苗去苏联深造嘛。我们选了145人到苏联,1952年10月到的,三个月后,体检不合格淘汰了47个。这下好了,剩下就90多人,艇员编制都残缺了,赶紧从国内再选了六七十个苗子去苏联。但是,因为这潜艇兵培训延误,所以初期的4艘小潜艇的接收进
度也要延误了。”
嗨。原来是这事儿。
“萧司令员,罗副司令员,这有时候也是没法完全避免的,”唐华说,“初期咱们没有经验,再怎么小心,也会在什么地方捅出篓子来。但最后这道坎总能过。我觉得,咱们是时候跟苏联套理论一下中型远洋潜艇的引进了。先来料组装,然后仿制生产。”
萧晋光:“去年我们一笔合同签了9亿卢布的贷款,今年没有了。就算财神爷赠我贷款额度,我这手也签不下去了,这些外汇多宝贵啊,拿来发展建设多好。……主席说,不要再大笔花钱了,年底和苏联谈的协议增补项,上限是1亿卢布,不能超过这个数。”
唐华:“够。”
萧晋光:“1亿卢布够造出国产潜艇来?”
唐华:“不。1亿卢布够搞定一个最简版本的潜艇工业系统。但是需要给船舶工业5年的时间。如果想加速到3年就搭建起工业体系,可能得4到到5亿卢布。
……
现在苏联只有常规潜艇。可出中远海作战的舰队潜艇分大型、中型、小型三类。
中型舰队潜艇性价比最高。在1953年苏联已经服役的有613型(w级),这大概是苏联借鉴了德国二战末期xxi潜艇之后诞生的产物。
在w级之后是r级,这东西现在还没有,但唐华估计已在设计甚至开工了。
r级是w级的改进型。
第一步肯定是从模仿开始的,但怎么模仿最省钱——这确实是个很有难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