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再开鉴定会,会上还出现争议的话,他会以苏联院士的身份支持你一票。”
西林:……
其实彭敏还有一句话没说:去年西林被调过来,其实很重要的原因是唐华向陈副总理提了这么个建议,最后建议转交到了铁道部这里,才决定把西林调去武汉增援的。
……
与大张旗鼓的武钢、武汉长江大桥相比,武汉鹦鹉洲鲇鱼套口江
段的动静就小得多。
武昌造船厂就快要挂牌成立了。
武昌造船厂的前身是湖北机器厂和湖北省航业局修船厂。后者成立于1937年,其实只是一个内河船舶修造厂,规模和技术相比同时期上海江南厂都差很远。
“除去来搞基础建设的工人,真正属于我们厂的员工,现在一共96人。”副厂长兼总工程师蒋大静看着眼前的武昌造船厂初代家底,感慨道,“船舶工业局又给了我们这么大的发展目标。咱们现在还真是星星之火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厂长萨本祁顺着蒋大静的话往下说,“是这个道理的。困难当然是有,但咱们不都是这么克服困难一路走过来的嘛。”
武昌造船厂现在确实只有96人。不过还有两百多从别处抽调的技工、工人、造船实习生、学徒工正在路上,到时候人就会比现在多一些。
但按武昌造船厂远期的发展目标,十年后大概至少得有几千工人……
人就这么点。硬件方面,现在一共两个船台,一个船台是造内河船舶的,一个船台是军用船台,刚刚修好基础。
这个军用船台的第一项使命不是造船也不是造潜艇,而是把苏联援助的一艘m级小型潜艇拆掉。
虽然规模小经验差,但武船成立之后是马上就有建造单的:造内河船舶。武钢的建设和建成后的货物运输需要内河运输船,这算是一个好消息,工厂有活干,工人就可以积累造船的技艺和经验(虽然造民用内河船舶和造舰艇之间的难度差别很大)。
蒋大静:“萨厂长,武船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实在太大,搞得我现在第一步都不知道该如何下脚了。”
萨本祁:“造内河船舶,至少未来一两年我们只干这个。把内河船舶造熟练了,钢厂、柴油机厂、其他重型机械也差不多可以出来了。不过在这之前,我们会用苏联来料组装一些中型潜艇,就当是练手吧。另外还有一个大事,9月份我们武船正式成立,唐部长程局长都要来武汉参加成立大会。”
蒋大静:“啥?!”
“怎么惊讶成这样。蒋工,这要是以后主席来武汉视察我们厂,你是不是要当场发心脏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