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年也就是一代人的艰苦奋斗,换取我们的后代不用凭票买手表,不但手表随便买,还能有工厂生产收音机、电视、电话、自行车甚至汽车,全都不用凭票供应,……那么这一定是值得的。”
“现在,人民把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交给了我们,我们又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一场六亿人一齐向前的急行军,那就要负起这个历史责任。”
“如果因为我们的工作失误,生产出来的75台机床有15台是坏的,该生产200支冲锋枪的时间段只造出来150支,铁厂修好了没有铁矿供应,工厂建起来之后没有电,电厂修起来之后没有煤,煤矿打洞下去发现挖错了,该生产铣床你却生产了一堆刨床,……那就各自该负责的负责。但我希望的是大家少犯这种错误,最好是不要犯错误。”
……
唐华的课上到这儿就成了讨论
会和感想交流会。
有的干部回忆往事唏嘘不已,有的被这一番话激励而兴奋,也有摩拳擦掌向左右的同学表示决心。
“少犯错误、不犯错误的方法,就是读这本讲义。”唐华举起手中的书,“如果讲义里面的内容没能解决你今后遇到的难题,那么,读更多的书。”
……
“原来,你上课就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提起精神去自学。”
课间,钱学森在教室外对唐华说。
唐华点点头,“这不是大学课堂。……对他们讲课,重点的是‘这是什么’‘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而不是‘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
……就是灌鸡汤和打鸡血的意思吧。
……
“有同学在课间问,现在苏联老大哥答应援助我们工业建设,但又不直接支援,而是贷款给我们,这是不是苏联抠门。”
下半堂课,气氛活跃到互动环节了。
唐华:“这也很好理解嘛。就是苏联送过来一座工厂,是借我们的。于是我们有了两座工厂,就按照上一堂课我们说的工业比率,每年生产150台机床。两年之后我们把300台机床还给苏联,债还清了,工厂变成两座了。我们以前工厂从一座变两座的时间要花4年,现在只需要两年。你们说,这对我们的帮助难道还不够大吗?”
“那么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有可能我们每年只生产100支冲锋枪就够,美国还是不敢打我们,这100支顶以前200甚至300支冲锋枪”
“在某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只生产手表,机床一台都不生产。但需要有一个前提。前提是什么?那就是我们的工人都是世代做手表的,他就特别擅长造手表,造机床水平一般般。擅长到什么程度?就是别家的手表一百只换一台机床,我们家的手表是名牌,苏联老大哥愿意用一台机床换我们八十只手表。于是我们一口气生产八千只手表,直接换回来一百台机床,或者生产八千只手表,卖掉七千只就可以换回来八十多台机床,这可比自己生产机床还划算,对不对?”
“我们每年造1000支冲锋枪?!扛着枪去别人家里把三百台机床搬回来?!这位同学,你下课别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