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唐华来苏联做t51的推销会,展板上写了三句俄文短语:“走向共产主义!走向未来!走向t51!”
然后两年要么是没时间来苏联,要么不是2月份来。t52、t53都是驻苏联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发布的。
三年之后,唐华来推销t54了。
这次展板上只写了一句话:
“komпьюtep?вcex ctpah,coeдnhrntecь!”
中文意思是:全世界的计算机,联合(连接)起来!
……
全世界的计算机现在还连不起来。就连苏联全国的计算机,现在要连起来也很难。
这回和t54一起推销的,是办公室局域网解决方案。
“人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今天的人类世界有人称之为冷战时代,也有人称之为核能时代。如果用一种我们更平易近人的词来形容,或许应该说我们进入了计算机时代。”
“数据已经充斥着你每一天的生活。每天你掏出硬币乘坐公交车,硬币是数据;走进办公室,你接触的是数据;午餐的时候,盘子里有多少食物是数据;如果你午餐时还要了一份报纸,那么报纸上的信息也是数据。”
“从t50到t54,计算机在数据计算、数据处理和数据储存领域做得越来越优秀。但从今天起,计算机将不仅是数据计算、处理和储存的工具,它也将用来通信并且彻底颠覆一切通信手段!”
展板左右两侧的帘布收起。两台t54计算机显现在观众面前。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进行曲》响起。
接着,一左一右t54计算机相继启动,两个机柜上的跑马灯嗖嗖地滚动起来。
……不要问什么集成电路出现了还这么花式推销t54,问就是为了挣钱。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物理运动传递信息的阶段,人们用步行、骑马、乘船、信鸽等方式,传递携带有信息的宏观物体。第二个阶段是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阶段,1837年摩尔斯的电报、1875年贝尔的电话机、1895年马可尼的无线电报,它们让信息传递的速度超脱了宏观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
“第三个阶段自今天开始。世界进入传递数字信息的阶段,也就是计算机数据通信阶段。”
……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办公大楼。
“1953年,中国工业产值比上一年增加20.1%。主要工农业产品中,粮食产量1.63亿吨,棉花产量130万吨,布匹产量38.3亿米,钢铁产量197万吨,煤炭产量7300万吨,发电量77亿度,石油产量63.6万吨。其中钢铁产量比1952年增长52万吨。”
总会计师与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马克西姆·萨布罗夫交流中国一五计划第一年的执行情况。
“副总理同志,”萨布罗夫说,“我想先确认一点,您是使用11月份的统计数字做的全年增长率估算吗?”
总会计师:“不,我们用的统计数据,在主要中心城市是统计到全年12个月的完全数字,当然可能还需要再查验一遍以待完全核实,但误差不会太大;小城市和农村是使用12月中旬的统计数据来进行全年的估算。”
萨布罗夫:“本来预定在3月中旬与中国方面进行一五计划第一年执行情况的讨论,现在是二月上旬,您来苏联,然后提出开始讨论,然后给出了近乎准确的全年数据?”
总会计师很确定地点了点头。
“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1953年7月,我国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9~10月,我们建成了从北京连接到全国五个大区域的计算机通信线路,专供政府的政务使用。在传递人口统计数据时,政务数据也从五个区域城市传递到首都,因此我们比以往更快地获得了国民经济的调查数据。”
萨布罗夫:“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里就有计算机,数量还不少,我记得去年已经有三十几台了。如何让计算机使用通信线路?”
总会计师看了看表:“我想此时此刻,唐华正在莫斯科大学的学术报告厅解释这是如何做到的。”
……
“t54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继续保持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它的运算速度比t53快了40%,能够处理更为繁重的数据处理和计算业务。但数据存储和数据通信能力,才是t54计算机的最大革命性进步。”
“在t54计算机上,我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