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七章,有限元

……

在计算机所x小组实验室,唐华看到了tc54。去苏联之前唐华已经看见了机柜,过去这近两个月的时间,老列带着超算小组在北京把系统调试完毕,可以使用了。

但是tc54没有送往蛟河50中心——tc53在那边用得好好的。

除了看见第一台可操作的tc54,唐华还看见了第二台正在组装的tc54。

从tc50到tc53,每代超算都只生产一台。tc54也是限量版,但破天荒第一次产量高于1台。

“集成电路的超算运算速度已经无法用以往的数字来形容了。”列别杰夫说,“我知道tc53已经处于计算能力过剩状态,tc54体积只有tc53的四分之一,运算能力却达到了tc53的2.2倍,如果还是用于原先的用途,恐怕是计算能力严重过剩。”

唐华:“它有新的用场,在未来它使用的那些领域,计算能力从来不嫌过剩。”

“那么tc54会安装在哪里呢?”

“北京和上海各一台,电子信息工业局会建立两个计算中心,用来运行超算,并且向几个特定的部门提供数据运算服务。上海要安放的是第二台tc54,”唐华说,“但是老列您最好现在就返回上海,因为北京马上就要进入沙尘季节了。”

列别杰夫看看窗外北京浑黄的天色,点了点头。

……

“唐华,上周四船舶工业局程旺从上海发电报过来求救。”

唐华从邓发手中接过电报,看完乐了。

苏联船舶大佬和日本大师杠起来了。

不过这不是什么严重事件,两人争论的也不是什么大事情。

唐华先给程旺、祖博夫发了一封电报,说依据引进协议建造的56型驱逐舰不会在线型和舰体方面做任何改动。本来也没法改动……这两艘驱逐舰不但用的是苏联图纸,零部件材料也都是从苏联运来的,上海其实只是组装建造。

牧野先生谈论的是今后如果中国自己设计建造驱逐舰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而不是说中国组装建造的头两艘56型驱逐舰就会动手术。

然后,唐华给上海计算机所发消息,让上海所请牧野茂先生到通信计算机终端来一起聊聊。

借助中国邮政系统的通信线,北京计算机所和上海计算机所之间已经建立了实验性的计算机通信线路。

当然邮电局的通信线严格来说保密级别不够,专用的通信链路得1954年11~12月才能交付,但这个时代除了中国,还有谁能解码读懂计算机通信的数据?

“这里是中国政府重工业部电子信息工业局的科学研究所?”牧野茂进门的时候,问王守珏。

王守珏:“是的。严格来说……这里的密级比船舶设计所还要高一级,您是经过特批来访的,所以在办公楼里请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要串门到其他房间和楼层。”

……

知道这里就是自己所用的神奇的计算机的诞生地、很可能也是各种中国导弹最核心的部件诞生的地方,牧野茂心情莫名地激动。

上到二楼,来到通信计算机实验室,牧野茂看见了通信计算机和屏幕前坐着的翻译兼输入打字员。

计算机屏幕已经被从中间一分为二,左边是自己本机的文字界面,右边是北京唐华这边输入的文字界面。

“牧野先生,这几个月在中国过得可好?对船舶设计所的计算机系统感觉如何?”

唐华打在屏幕上的是中文,但牧野茂能认得其中的大部分,不等翻译员念出来,牧野茂就回道:“在中国生活还算不错。神奇的计算机是船舶设计最有力的工具,如果用计算机系统辅助设计大和号战列舰,那么设计周期可以从3年缩短到1年左右。”

“今后我们将会有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让计算机成为工程设计和建造监管领域最有用的帮手。”

“56型驱逐舰是去年额外增加的苏联引进项目,由于国内舰船配套设施的生产厂家远未配齐,因此我们签署的合同里,前2艘56型驱逐舰完全是由苏联提供材料和零件组装起来的,不适合做任何修改。这两艘驱逐舰将在1954年11月动工,实际上在开工之前上海的两个造船厂还有繁重的造船工人、技工培训工作。边试边造,两艘56型驱逐舰的船台周期预计为2年。”

牧野茂:“是的,我完全明白。按照这个计划,1956年11月,两艘驱逐舰就会离开船台进入舾装阶段,然后是试航阶段。届时船台上应该建造什么军舰,是我现在正在思考的问题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