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的航天火箭。”
射程5500~7000公里的远导其实具备发射小卫星的潜力。
因为50年代核弹头质量很大,所以这个时候的远导战斗部都很重,比如东风-4在1965年设计的时候要能搭载2.2吨的弹头。1970年,我们用东风-4稍微改了一下,就把173公斤的“东方红一号”送上了轨道。
“如果你那边的
卫星设计制造进度也提前了呢?”钱学森问。
……
“那好吧,我们定期重新汇总一下几个方向的工程进度,及时做出调整。”唐华咧了咧嘴,“还有一事,配备使用核导弹武器的部队,在军中如何编制的问题。前些天聂参谋长和粟代参谋长问过这个事。”
钱学森:“我觉得这方面还是听军委的意见吧。独立成一个军种,或者编制在空军之下,我看都可以。”
……
9月2日,导弹试射结束,启程返回。
1954年的9月首先一件事情是开学。
不是说幼儿园开学全家轻松……是学院路热闹起来了。
原先的学院路南起知春里,北到清华东路为止。这条路上有所谓的“学院路八大”,也就是8所工科院校。
现在学院路上的大学已经不止8所了,估计会被私下叫做“学院路十三太保”。
这首先一个原因,是学院路向南扩展了2公里,把知春里南边的破烂土路该整修整修,城墙该拆的拆,宽阔的硬路面从知春里南延到了明光村。
再加上50年到54年的几次调整,在这条新的加长版学院路两侧一共挂了13所大学,其中11所工科院校。
“50年到现在,电子信息工业局的核心技术突破很多都源自于清华大学,但作为一个正在急速发展,技术水平和规模都在上升的行业,人才培养是需要有梯度的,这就是北京电子信息学院组建的初衷,它是第二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科研机构。”
唐华、周璇、重工业部党组书记邓发从学院路的最南端开始,往北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巡游。
学院路的最南端也就是最靠近市中心的一端,路东是北京电子信息学院,也就是挤占了原先北邮的校园位置。
学院路西,和电子信息学院对脸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现在还是一片工地,估计1956年开学。这是钱学森回国后,钱学森、唐华和郭沫若三人商讨提出的建议,教育部通过,在这里建立一所综合包含大多数门类的应用科学和和技术的大学。
邓发:“现在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其他重工业部门和轻工业部门产生影响和促进作用了,电子信息学院和科技大学在学院路的起点,确实很合适。”
唐华:“不过科技大学可能不归重工业部直属……但是没关系,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中科大会提供足够的支持。”
再往北,又是两所脸对脸的学校:路东的北京电影学院和路西的中央财经学院。
中财和中科大一样,现在还不存在,一片工地。这不是重工业部的学校也不是科学院体系的学校,这大概算是总会计师的基本盘。电影学院则已经开张了。
“周璇,以后你就在这里教书了。”
唐华笑着对周璇说。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后来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然后又更名为北京电影学院,校址也搬迁到了这里。
作为民国时期的实力派巨星,周璇入驻北影讲授电影表演没啥问题。可惜现在音乐方面的院校只有搞高雅古典音乐的央音,钱学森一家回国后,蒋英就在央音任教。而周璇是通俗歌手……但未来中音成立后周璇还能去中音客串讲课。
在北影校门,周璇探头朝校园里看了看,“我给他们讲课合适吗?我从没上过大学呢。”
当在校门附近的十几个学生和教职工朝这边跑来,边跑边挥手,唐华才想起今天周璇出门没戴大墨镜。
“你看你看,学生们一见到你就跟疯的一样,你给他们讲课怎么就不合适了。这种号召力,跟我去清华的时候也差不了多少。”
……
北影和中财再往北,是俩校与一校对脸:路东的北京化工学院、北京医学院;路西的北京航空学院。
北京医学院1946年被北大吞并,1952年又从北大嘴里吐了出来,在学院路这儿独立成一个学院。
历史上的北京化工学院成立得很晚,1958年开课;校址也不在学院路。
但唐华必须得让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