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看五百米外的试验现场。
唐华:“老钱,火箭发动机测试站放在密云就足够安全了,就算肼燃料大泄露,也不会污染到北京,隔着几十公里呢。现在好了,从北京到这儿要走两百多公里的公路。”
“化学能火箭发动机能力是有上限的,”钱学森慢条斯理地说,“而且天花板几乎现在就可以看见。当化学能火箭达到极致后,除了核火箭,人类没有别的路可走。”
唐华:……
看见了没,这还有个比我还激进的。
钱学森说的也没错,万一那天要试验核动力火箭发动机,那离北京两百多公里是比较安全。
“而且,我知道京承铁路就要开工了,以后到承德也不算太麻烦。”钱学森又补了一句。
“核火箭有点儿太遥远了,”唐华说,“现在我们还在为秒比冲两千
三还是两千五努力呢。”
“绿灯变红了,”钱学森说,“他们要开始了。”
话音刚落,安全屋的电话响了。钱学森拿起电话,说了两个字:
“开始。”
发动机楼发出耀眼的火光。
42吨推力的红烟硝酸-偏二甲肼火箭发动机点燃,向下喷出橘红的火焰。火焰被斜坡地面弯折过来,一股浓烟顺着风飘向荒芜的山谷。
发动机楼刚好建在两条山谷的交叉口,这样无论是北风还是南风,发动机楼都可以测试发动机,都可以让火焰和烟雾吹向安全的地区。
唐华和钱学森都在看表。
这是df-1(原来钱学森自定d-1的型号,刚刚被改为df-1)和tk-3用的火箭发动机的600秒长时间试车。
“偏二甲肼燃料的比冲确实高了,但野战加注也就比较麻烦了。”唐华说,“本来想应该试试红烟硝酸-煤油发动机的。”
钱学森:“它首先是一枚探空火箭……”
60秒。
发动机楼,42吨推力的rd42发动机继续喷火。
橘红的火焰在山谷慢慢变成白烟,这白烟的密度还很大,一直顺着山谷底部运动。
120秒。
白烟已在山谷延伸出去一公里多,唐华和钱学森都看不到头了。
“我刚才好像看见发动机的喷射变小了一点点?”钱学森突然说,“是不是推力不均匀?”
唐华:“打电话问问。”
电话那边,在发动机楼即时观察测试仪器读书的工作人员告诉钱学森,最近60秒发动机的推力波动数值在正常范围内,41.2吨到42.8吨,没出意外。
140秒。
如果rd42发动机是安装在df-1弹道导弹上,这会儿发动机应该已经熄火,导弹进入近似抛物线飞行阶段了。
即使是安装在tk-3探空火箭上,大概150秒后也该烧完了。
但要测试发动机的极限强度和极限性能,还是要进行600秒试车。
这也是找出设计中的缺陷的极端方法。
比如一些薄弱之处,它在发动机工作100秒的时候出故障的概率是千分之一(超标了,必须改进),那如果发动机连续工作600秒,这个部位出问题的概率或许就达到50%甚至更高。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可以对设计薄弱的地方额外补强。
300秒。
400秒。
……
通过。
12月初涡轮泵联试车、12月底首次点火、1月份第二、第三次短时试车,2月上旬进行600秒长程试车。
rd42发动机不用做摇摆试车和长程摇摆试车。600秒二次通过后,rd42的设计工作就差不多进入收尾阶段。这意味着,1955年8~9月,第一枚tk-3或者df-1的测试飞行应该是不会掉链子了。